離開格爾木,楊芮他們并沒有乘坐飛機。
而是租了四輛悍馬h2,自己開車離開。
這樣雖然耗時,可是安全。
孕婦不光是剛到高原的時候危險,離開也同樣。
大氣壓的驟然變化,普通人沒有關系。
可是孕婦,已經肚子的胎兒可能因為大氣壓的驟然變化,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險。
張梁卻不得不和楊芮分開,提前搭乘飛機離開。
后天就是原制管廠拍賣的日子了。
張梁必須趕回去參加制管廠的拍賣,不然之前交的幾百萬保證金被扣是小。
制管廠的土地被別人拿走,那張梁哭都來不及了。
交代完之后,張梁連夜做上飛往西安的飛機。
第二天又從咸陽機場轉機飛回鳶都。
同行的還有蘇文芳蘇律師,拍賣結束后接著就是簽合同,蘇律師過來幫著審核合同。
老媽一看張梁和自己新認的干閨女回來,不見兒媳婦。
立馬大怒,逮著張梁好一通埋怨。
現在在老媽心里,誰也比不上懷著她孫子的兒媳婦重要。
張梁和蘇文芳再三解釋,又拿出手機,讓楊芮和老媽說話,老媽才放過張梁,拉著干閨女回后院和兒媳婦去視頻聊天。
制管廠看上去不小,一百多畝地,可是這點土地對于市里的大開發商來說,真的不算什么,尤其這一百來畝地還是工業用地,居然會引來這么多開發商關注,張梁都不知道是說自己運氣好,還是運氣差。
按照陳哥的說法是運氣逆天。
就在陳哥幫著張梁把制管廠運作好,進行國有資產拍賣不久,市里就傳出消息,市里打算在濰河兩岸打造濰河文化產業帶。
制管廠屬于濰河管理處的第三產,在那個地皮不值錢的年代,制管廠選擇的自然是最好的位置,緊靠國道,交通便利。
后來制管廠破產之后,這里一直都是濰河管理處的一個管理所,有七八十來個人在這里上班。
要不然也不會保存到現在。
市委傳出來的一個消息,普通大眾不知道,可是瞞不住神通廣大的開發商,于是制管廠成了香餑餑。
一百多畝地,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了。
拿下制管廠,稍微運作一下,補交土地稅,就可以改成商業用地。
最關鍵的是,可以通過制管廠來控制周邊的土地。
現在糾結這些也沒有用,張梁打算好好休息一下,明天就是刺刀見紅的時刻,張梁必須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來應對。
他現在不差錢,可是也擔心陰溝里翻船。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張梁帶著蘇文芳來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
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事物越來越公開。
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就是在這樣社會背景下產生的。
無論是工程招標,政府采購還是土地掛牌拍賣,都在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