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外形,依然是飛檐斗拱的凡間宮廷風格,材料卻似有琉璃的質感。乳白色半透的墻壁,隱隱映出殿內陣法生效時的光彩。
大殿有五層,端坐在七七四十九層白玉石階上。四面高墻,各有一套技藝精湛的浮雕。
沿著順時針的方向依次看過去。
第一幅畫得是一群身穿獸皮草裙的男女在一場烈火中廝殺,烈火的中央有一處奇異的空白,空白的中心隱隱是一側書卷。畫面的最上有一塊碎裂的石碑,折斷在地的半截寫著一個“昆”,仍然埋在土里的半截上則是一個“侖”字。
楊夕心中一動,隱隱的好像知道這幾大塊浮雕上繪的是什么了。
楊夕快走幾步,轉過拐角。
第二幅畫左側是一群形狀兇惡嗜血的妖魔,在一條無爪惡龍的帶領下來勢洶洶。畫面右側一群身穿盔甲的戰士或飛翔在天,或本行在地,浴血廝殺奮力抵抗。左上方的惡龍騰云駕霧,口吐瓢潑大雨。右下角三位腳踏飛劍的盔甲戰士,合力舉起一面殘破的大旗,上書“昆侖”。
果然如此。只是這般重大的秘密怎能隨意繪在幾面外露的墻壁上?
再看第三面墻壁,畫得是一座陡峭斷崖,崖頂上一座孤獨的小院兒,柴門緊鎖。下山的路上,一群道士打扮的男女,或提著包袱,或擔著行李,或騎著靈獸正向山下走去。這些道士無一例外的在身后背了一柄長劍。可是畫面的右下角,非常醒目的山路盡頭,卻有一個道士,把長劍丟掉了。山頂小院兒的門梁上,歪歪斜斜的掛著一塊昆侖的“牌匾”。
楊夕站在原地琢磨了許久,這幅畫并沒有看懂。
她一個人物一塊石頭的看過來,發覺畫面上每一個人物的表情都十分的相似……好像……好像是無聊?
還有那夸張飄起的袖袍裙擺,發梢鬢角。作者似乎是想表達,這畫面里在刮風?
“可無聊和刮風,還是不太懂……”
楊夕喃喃自語著,頗有些魔怔的轉過下一個拐角。
墻的另一面,也有人正在讀畫。
“昆侖這畫是什么意思?哪有人這樣咒自家門派滅亡的?”
“哼,我看昆侖這神神叨叨不靠譜的勁兒,離滅亡是不遠了。”
“誰說不是,咱也不是沒混過別的門派。哪有大殿四面都是畫,連個門都沒有的?”
“啊——”的一聲尖叫。楊夕和墻角拐出來的人迎面撞了個對頭炮。那人踉蹌著倒退了幾步。而楊夕因為生得實在“短小”,則直接坐倒在地。
楊夕知道自己撞了人,頭還沒抬下意識先出了聲:
“對不起,對不起,我剛才魔怔了……”
而對方的尖叫也幾乎是在同一時間響起:
“你是魔怔了吧小畜生!走路不長眼睛的啊?踩壞我的裙子,把你賣了賠得起嗎你?我可告兒你,這是織女工會出品的法袍,法袍,你見過嗎?”
這一把尖利的嗓子,可算是真把楊夕給叫醒了。
楊夕摸著頭頂,覺得這聲音有點耳熟。
在一片尖利的歐亞噪雜之中,楊夕緩緩抬頭。
“!”
“!”
“!”
“……”
楊夕心道一聲:踏破鐵鞋無覓處,今兒可真成蘿卜開會了……
面無表情的站起來道:
“你媽才魔怔了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