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透明的白玉大殿,在正午日照下流光溢彩。雕工本就精湛的“滅門浮世繪”,在四面墻壁上鋪展開來,在這日光下少了幾分纖毫畢現,卻莫名的更加栩栩如生。
<center></center>
連天祚把楊夕拉到三代昆侖那一副的前方。
<center></center>
陡峭斷崖之上,向前無路,向后是低處。柴門緊鎖的小破院子,蕭索的立在斷崖上,一副隨時都會有風刮跑的樣子。
<center></center>
而天上也確實刮著一不小的風。
<center></center>
四項天劫之中,風劫應迷惘而生。那掛著昆侖破匾的小院兒,似乎陷入了無路可以前行的迷惘和尷尬。
<center></center>
道袍打扮的弟子們,稀稀拉拉的從山上下來,各自背抱著全部家當。
<center></center>
山風掀起他們的發梢和衣擺。
<center></center>
沒有一個人回頭。
<center></center>
連天祚抬起手,指著山路盡頭快要走出畫面的一名三代昆侖弟子,剛下山就丟掉了自己的劍。連天祚的手指,落在那柄劍上:“這是我。”
<center></center>
楊夕盯著那劍,它被丟棄在山路盡頭,似乎是在癮喻三代昆侖自廢道統的荒唐。
<center></center>
那一段故事,楊夕在龍淵閣的古舊典籍上讀過一點。
<center></center>
三代昆侖自斷道統,散盡門人,全派上下把靈石法寶分吧分吧散了伙,是最為人詬病的一代。
<center></center>
它沒能夠渡過那一代的天下大劫,它在災厄面前最終選了退縮。
<center></center>
連天祚長著糙繭的手指,沿著劍柄撫到劍鋒,眼里有淡淡的繾綣。
<center></center>
這一幅熒光閃爍的流離失所,在他身邊沉默得有些殘忍。
<center></center>
他是一柄被丟棄的劍。
<center></center>
他的劍修放棄了昆侖,他卻不肯。失去了握劍的雙手,他可以自己揮舞自己。五萬年……
<center></center>
他終于修成了肉身。
<center></center>
他可以自己把握著自己,去堅持自己的堅持。
<center></center>
三代昆侖的覆滅,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是最為人所不齒的灰心喪氣、羸弱不堪。他們沒有經歷任何爭斗,是自己解散了門派。
<center></center>
楊小驢子抿了抿嘴唇,覺得兇巴巴的連師兄看著忽然有點可憐。
<center></center>
“連師兄,能不能給我講講,到底發生了什么?”
<center></center>
連天祚收回手指,下意識的有點痙攣。粹透萬年血火之色的眸子,靜靜看著楊夕:“天路斷了。”
<center></center>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