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掌門人任憑他們跪在門外,一個都沒見。
<center></center>
他最后的遺言,都說給了那柄剛剛能聽懂人話的劍,仿佛對著世上最后一個知己。
<center></center>
“我走之后吧,你就是這世上最后一個昆侖了。有時候我特高興你是把劍,劍比人活得長啊,只要你一日不死,咱們的昆侖就一日還在。蒼生不死,昆侖不絕啊,這昆侖怎么能滅在我手上吶?所以吧,你一定要睜大眼睛替我好好看著,千年、萬年昆侖一定會重現世間,只要一個契機,昆侖就一定會……到時候……把消息燒給我啊!”
<center></center>
掌門人死后,一名來奔喪的弟子,最后鎖上了三代昆侖的大門。
<center></center>
帶走了床前那柄靈智初開的劍,卻只是當了紀念。
<center></center>
連天祚慢慢的修行,過了一萬多年,才學會流利的說人話。
<center></center>
又過了幾萬年,才修出了個長得兇巴巴不太好看的肉身。
<center></center>
新的昆侖已經因為找到了飛升的辦法,真如那死不瞑目的三代掌門人預言的一樣,重現人間。破而后立,再破再立。
<center></center>
幾萬年的顛沛流離,不論做為一柄懵懵懂懂的劍,還是一個跌跌撞撞的人,連天祚的生活中心一直沒有離開“昆侖”兩個字。
<center></center>
他也隱約的感覺到,這些“昆侖”與“昆侖”之間,也是不同的。現在的昆侖與當初的昆侖不太一樣,這讓他心里有點簡單的失望。
<center></center>
如果他是一個善變的人,或許這份淺顯的執著早就在幾萬年的時光中被失望消磨殆盡了。可他不是人,他是一柄不懂變通的劍。
<center></center>
不高興了,他就出門游歷,昆侖需要他,他就回來。
<center></center>
花紹棠為什么拒絕他進入內門,刑銘想要帶領昆侖做出什么改變,高勝寒是否不顧公平的刻意為難,都跟他沒什么關系。
<center></center>
只要他想回來的時候,昆侖會給他開門,弟子中有他一個位置,他能為昆侖出一點力,他就在角落里活得很高興。
<center></center>
沒人注意到,有一個弟子經常在戰斗之后跑丟。
<center></center>
甚至昆侖幾萬年來具體發生了什么變化,愛跑丟的連天祚也都是說不清的。
<center></center>
那些跟他沒關系呢。
<center></center>
他只要看著它在,幫它打架,然后燒紙給“他的”掌門人。
<center></center>
世人說靈修都是天生的死心眼,連天祚的本體就粗笨笨的一副蠢模樣,唯有劍刃格外的厚重剛直。
<center></center>
“白允浪實在是一個很細心的人,百多年沒見面,他竟然還記得我。”連天祚用這樣一句話,結束了對往事的敘述。云淡風輕的,好像那些驚心動魄、那些魂牽夢縈,都簡單得輕若鴻毛不值一提,反倒是有人記得自己,竟成了一件特別奇怪的事情。
<center></center>
楊夕卻被連天祚的敘述狠狠的震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