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ipt>在楊夕的觀感看來,區區三兩月不見,沐新雨就與從前產生了幾乎蛻皮的變化。而從沐新雨的角度,時間卻已經過了三年。
時間是最好的老師,盡管最后它把自己所有的徒弟都殺死了。
它教會了沐新雨什么叫堅忍。
與楊夕等人不同,沐新雨從一開始被蓬萊抓來養怪的時候,就沒有和自己的同門被堆在一處。
她運氣很好。
不知是不是蓬萊負責給她“脫毛去鱗”的人,見她長得實在柔弱無害,沒忍心下手。沐新雨沒瞎沒殘,甚至本命靈劍都好好的藏在背后的劍府里升級。簡單地說,她保留了從前的全部戰力,并沒有感受到任何初來炎山秘境的人,所感受到的那種被剪斷了雙翅的恐慌。
可她卻經歷了另外一種恐慌——孤軍。
一人一戟,在整座秘境中橫沖直撞,她始終沒有遇到同屬昆侖的弟子。沐新雨與楊夕他們不同,她是生在昆侖長在昆侖的世家子弟,這一生有限的幾次,離開那座晴光萬里的山峰,要么是跟師傅,要么是跟父母,最不濟也是戰部出征,有邢首座提點照顧著。
她其實一直是個,很容易依賴人的小姑娘,盡管她早就過了百歲,盡管她的方天畫戟在整個昆侖都是出名的兵器,盡管高勝寒都說過,全昆侖也就只有她一顆玲瓏心腸使得這么復雜的兵戈。
所以在這個人命薄如紙,年年生別離的修真界里生長了百多年,師父的離世,依然讓她那么的難以釋懷,那么的走不出來。
沐新雨本以為自己和其他世家子弟,是不一樣的。
她不敢說自己從未依靠過父母家世,但比起仙靈宮、離幻天的二世祖們,修真四巨頭中昆侖的世家子弟,總是更加的勤奮刻苦敢死。
那畢竟是修真界王者一般存在的昆侖,即便再窮逼,也是跟它的地位相比罷了。四巨頭的世家子弟,即便一生混吃等死,哪個又不能靠父母門派堆出個三四百年的金丹壽元?
按照沐新雨從小到大所交往的圈子,的的確確已經沒人比她做得更好了。
甘從春身為有數兒的,活下來的昆侖核心弟子,收徒弟那也是很挑剔的。甘老七身后的弟子,還活著的也就一個沐新雨。
如果時光就這么正常的荏苒下去,沐新雨的路途不曾偏離,她本應順順當當的成長為一個昆侖的精英,戰部的干將。
怎么也會拿到個席位吧?
運氣好也許能混到四席也有可能?畢竟她是白允浪之后,昆侖小輩中,最精于兵器本身的一個弟子。
可是這世上的偶然,總是說不清的。
命運讓她遇到了那個最會帶著別人拐彎兒的小驢貨。那真是,很特別卻又很平常的一個姑娘,以至于沐新雨在秘境里孤軍奮戰之時,每一個不敢安眠的黑沉長夜,想到她才能一次又一次的笑出來。
那個叫楊夕的姑娘,沒有特別高尚,也并不比旁的年輕人更成熟,斗氣作死,八卦耍賴,每一個年輕人會做的事情她也都會做。還經常懵逼兮兮的犯一點二。
她只是特別的不信邪。
她總她的道理,輕易不肯聽勸。你在她身上可以找到任何一個年輕人常見的小毛病,唯獨看不見一絲一毫年輕人的動搖。
人們總說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固執,可是一旦踏入了仙途,千百年時間的沉淀,歲月會證明那些固執其實只是凡人等不到結果的堅持。
一年又一年,一旬又一旬,一世又一世,那些被固守的初衷總是會在經年淘洗之后,于不起眼的塵埃泥濘中開出亮眼的花朵。
可年輕的時候,我們常常缺了點長性。
或者說,那不是最年輕的時候,而是稍稍懂了一點人事,卻還沒看通塵世間的滄桑。花花世界迷了眼,忐忑不安的計較著付出與得失,就這樣選了一個又一個,不停的選,不停的換,不停的嘗試,似乎每一個都不夠合心意。不能讓自己一步登天。
活到須發皆白的年紀才會明白。登天哪里會有一步?
即便有,也是輪不到你的,輪到你,也遲早要掉下來。
其實十字街頭的每一個方向,得到的結果都差不多。條條大路都通天,你所需要做的只是,走下去。
不懼驚濤駭浪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