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份考卷名字和個人信息被封上,但范良臣知道這張考卷是何人所做。
青瓷公主
在當今陛下的默許下,青瓷公主女扮男裝化名“趙宣”參加科舉,朝中的大臣心中有數,也不說破,紛紛期待著青瓷公主在科舉上的表現。
青瓷公主今年十五歲,而且是唯一的皇家血脈,現在陛下春秋鼎盛,以后呢
偌大的皇宮里,陛下只有皇后一位正妻,這么多年來,除了青瓷公主并無所出
群臣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可陛下就是不納妃,子嗣問題已經是大宣帝國最嚴峻的問題。
朝臣滿腹牢騷,但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那就是大宣帝國的將來極有可能會出現第一位女皇帝,而這個女皇帝就是青瓷公主趙青瓷
青瓷公主參加科舉,朝中大臣剛好也借此考校一番公主的能力。
范良臣輕輕地搖了搖頭,仔細地瀏覽起面前的這份考卷。
青瓷公主從小生活在皇宮,耳熏目染之下,見識遠非一般考生可比
考卷上第一道題目是如何治理國家,青瓷公主的作答可謂是分析透徹、見解獨到,非常精彩
范良臣滿意地點點頭,繼續向下看去。
考卷的第二道考題,是讓考生們作出一首寓意“中秋”的詩、詞、歌、賦。青瓷公主作的是一首詩,文采斐然但意境稍顯不足。
楊帆也看到一份令他欣喜的考卷,考卷上字跡飄逸,充滿了出塵之意。而且作出的一首寓意“中秋”的詞妙語連珠,讓人忍不住拍案叫絕。唯一的遺憾是,這份考卷的第一道治國之策,作答的有些差強人意
三位大學士中,李浩然看著面前的考卷,輕咦出聲,臉上紅光滿面。
只見,考卷上一個個方正簡潔的楷體字如同行云流水,力透紙背,而且一條條治國安民之策娓娓道來,鞭策入理、一語中的
李浩然越看越驚喜,眼睛里跳躍著興奮之色,逐字逐句地看下去。
一盞茶的工夫過后。
李浩然猛地從椅子上站了起來,仰頭長嘆“此子乃治國之良才”
正在批閱考卷的楊帆和范良臣聞言一驚,急忙轉頭看向李浩然身前桌子上的考卷。
“是他”
楊帆和范良臣看了一眼考卷,同時嘀咕一聲。
“哦看樣子兩位知道這是誰的考卷”李浩然有些意外地看著楊帆和范良臣問道。
楊帆和范良臣相視一眼,不約而同地點點頭。
“這位考生李大人也知道在金鑾殿上,文試剛開考的時候,別人都在冥思苦想,唯獨這家伙奮筆疾書,當時便引起了咱們的注意而且,老夫記得非常清楚,這家伙是第一個交卷走出金鑾殿的考生,總共才用了三刻鐘的時間”楊帆看著李浩然苦笑著說道。
“不錯這家伙奮筆疾書的時候,我和楊大人走了過去,頓時被這家伙的治國之策震驚地無以倫比不過,考慮到影響,我和楊大人沒有看全就離開了”范良臣撫了撫長長的胡須,滿臉遺憾地道。
李浩然哈哈一笑,重新坐回椅子上,看著楊帆和范良臣說道“奇文共欣賞錦繡文章就在眼前,兩位現在就可以一睹為快老夫要看看這家伙寓意中秋的大作,只用了三刻鐘便做完殿試的文試考卷,這家伙的文采應該不差”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