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南城的元宵燈會由城主親自主持,紅毯鋪就的高臺上,城主身穿常服,侃侃而談。
高臺下,黑壓壓的一片圍滿了觀眾,開南城的軍士維持秩序。
“鄙人司馬南,今年四十有二,承蒙陛下垂青,執掌開南城。自鄙人上任以來,開南城民風淳樸”
開場白大約持續了一盞茶的時間,就在臺下人群不耐煩的時候,終于進入尾聲。
“最后,祝吾皇萬壽無疆!”
司馬南話音剛落,臺下的人們立刻鼓掌。
“現在,我宣布,元宵燈會正式開始!”司馬南雙臂虛壓,微笑著大聲說道。
臺下的人群再次鼓掌,歡呼聲開始響起,中間還夾雜著口哨聲。
一名名佳人手持各種花燈走上高臺,司馬南逐一介紹起來。
這些花燈制作精美,皆出自民間能工巧匠之手,除了九蓮寶燈、馬上封侯燈、金雞報曉燈、天狗食月燈等聞名已久的精品,還有些花燈帶著濃濃的地方烙印,令人眼前一亮。
高臺上,總共展示了二十二盞花燈,它們就是今天元宵燈會的彩頭。
在燈光的映照下,二十二名持燈佳人悉數登場,佳人們有的略施粉黛,有的濃妝艷抹,風姿綽約,各具風情。
她們來自開南城大大小小的青樓楚館,全部是當地有名的紅牌姑娘。
高臺下,身穿儒袍的才子們談笑風生,期翼著在高臺上一展風采;圍觀的百姓眼睛都挪不開了,也不知道是看燈還是看人。
“咳咳!”
司馬南來到高臺中間,咳嗽一聲,高臺下的人群不約而同地看了過來。
“手持花燈的二十二位佳人,每一位身上都有編號,從‘一’到‘二十二’不等。在場的所有人都可以為自己中意的花燈投上一票,得票最高的三盞花燈就是今年開南城元宵燈會的前三名!”司馬南開口說道。
話音剛落,有人搬來一張張書桌在高臺下排開,書桌上是早已準備好的二十二個小木箱,從“一”到“二十二”分別做了標記。
投票的人們中意哪盞花燈,只要走到編號對應的小木箱前投票即可。
每一個小木箱后都坐著一名小吏,他們負責發放與面前小木箱編號一致的竹簡。
高臺下,人聲鼎沸,在軍士的吆喝下,一個個排好隊開始投票。
“老大,你看好哪盞花燈?”
人群外,李三和趙誠實牽著馬經過,看著鬧哄哄的人群,李三隨口說道。
趙誠實腳下不停,機械、冰冷的聲音從面具下傳出:“我餓了!”
答非所問,李三嘿嘿一笑,跟上趙誠實的腳步。
開南城的元宵燈會,趙誠實并不感興趣,流程還是老一套,單從花燈的數量就能看出,遠遠比不上汴京的規模。
就在這個時候,佤族圣女安安帶著族人突然出現,十二名佤族勇士一言不發地將趙誠實和李三圍了起來。
“干什么?難道你們還不服氣?”李三先是一驚,緊接著質問道。
安安看著李三和趙誠實牽著的馬,咬牙切齒地道:“你們耍詐,中途換馬!”
從永昌郡到開南城,雙方在馬術上較勁,安安一行自知馬術欠佳,為了爭這口氣,每天的午飯都在馬背上啃干糧。而李三和趙誠實,一日三餐準時下馬吃飯,一頓都沒有落下。
可最后,安安一行還是遲了一步,李三和趙誠實率先抵達開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