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再將有產騎士、貴族私軍,包括黃金團騎兵隊這群裝備最好訓練最有素包括自己在內的人安排成第二波,組成整支騎兵部隊的核心力量和“拳頭”。
最后,再將戰斗力比第一波稍強但裝備水平比核心精銳差、相比之下該劃分為“輕騎兵”的剩余部分設定為第三波,作為殿后和掩護部隊。
如此刻意的分兵,對應的自然也是量身定制的不同任務。
第一波要做的是先擺足架勢正常向西征軍陣地發起沖鋒若能唬得對手陣列松動,便順勢殺入鑿出一個缺口;若不能也要虛晃一槍自陣前掠過,盡己所能地用手頭的遠程武器干擾殺傷敵人,至少制造出可觀的傷亡和混亂,為后續部隊創造機會。
第二波主力的任務則比較單純全力沖鋒,從第一波騎兵打開的缺口或制造出的混亂薄弱處沖入,殺穿女王軍的梯形陣東南角,破壞艾格布下的防御陣型。
第三也就是最后一波的收尾工作就是見機行事,擴大第二波重騎兵的戰果。
加蘭提利爾在制定作戰計劃的時候就知道第一波騎兵不可能打破女王軍的陣型,所以只求這群弱兵能發揮些許作用。但真實交手后的戰果還是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他在后方不遠處疾馳的戰馬上將過程看得一清二楚對手似乎又臨戰投入了一樣他看不明白的新武器,以至于第一波騎兵幾乎脫了一層皮才勉強接近敵陣,但費盡全力,也終究沒能對敵陣造成哪怕他預期最底線的撼動。
比起為滿地陣亡者和游蕩的傷員散馬悲痛,一個更緊迫的選擇擺在他面前在計劃第一步就不順的情況下,進攻到底還要不要繼續下去
許多學士和老將的教誨讓他明白騎兵強沖完整未變形的步兵陣列勝率不高;擔任過的家族管理工作更讓他清楚騎士和步兵硬拼無論一換幾從成本上來說都得不償失;再考慮到第一波前鋒的慘烈傷亡和微弱騷擾成果,他此刻最合適的選擇,應該是和前一波士兵一樣大角度轉向,從敵陣前方掠過而非一頭扎進去,先撤出戰場再另尋戰機的。
隆隆的馬蹄聲里,加蘭提利爾所率的第二波騎兵輕松扛過了一輪箭雨,沖近敵方陣地。在他們面前,依舊排列整齊帶著略微弧度的西征軍陣列開始顯得清晰,身處前列的他甚至能看清第一排西境士兵嚴肅中帶著一絲緊張的表情。
他深吸一口氣,猛然間下了決定。
今天不一樣
這是一場決定提利爾家和河灣未來的決戰,勝則萬事好說,敗則一無所有。
無論勝率多么渺茫,代價多么慘烈,他都得咬牙一往無前。
前一波騎兵雖然沒有實現原定的戰術目標,卻稀里糊涂地完成了昨日步兵誘餌沒能完成的“炮灰”使命,成功將女王軍的霰彈炮火全吸引到了身上,在火炮需要好幾十秒進行裝填的情況下
此刻雖然不是最佳拼命時機,但他今天絕不會再等來第二個更好的戰機了
加蘭提利爾昂起胸膛,高高挺起騎槍。
“保持速度高庭萬歲”
,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