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虧季節正從春季向夏季轉換,太陽落山后天空依舊會亮一會。
趕在夜幕徹底降臨前,西征軍匆匆完成了打掃戰場、整理部隊、拖傷帶殘前往新大營等工作。奮力撲滅完營地西南角糧倉的火勢,把敵人剩下的家當清點接收下來,痛痛快快地用河灣人的酒肉開起慶功宴后,艾格將諸將召集到一起,開始當著女王的面統計戰果、清點傷亡。
西征軍參戰兩萬七千人,陣亡三千出頭,夠到下火線標準的輕重傷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多鑒于抗生素還沒誕生,這兩者間大概率還會發生些轉換。一場硬仗,但與巨大的傷亡所對應的,是敵軍更驚人的損失河灣聯軍,光在主戰場上留下的尸體就接近了五位數,這還不算死在河里被沖走和在后續的潰逃中遭到追殺或被龍焰招呼拋尸荒野、總之難以計數的部分。
雖然與征服北境、殺穿河間乃至在君臨城畔發生的海陸兩場大戰相較,此役女王勢力的減員上了一個數量級,交換比卻跌破1:10只剩下個位數,這依然是一場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大勝特勝。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西征的戰略還是戰術目標,都超額實現了。
戰略上,艾格原本的計劃是頂著河灣人的圍觀阻撓強行推進,依靠“勢不可擋”這種壓迫感來消磨他們的抵抗意志。可敵人在比想象要略高了一分的勇氣、頭腦、判斷力和組織力合作下,居然布局出了一次有模有樣的防御性決戰在給他制造了一次挑戰的同時,卻也適得其反地大大加速了戰爭進程。
原本該被西征軍的步步緊逼慢慢瓦解的抵抗力量,在短暫地凝聚并雄起了一回后,被一下捧高再砸到地上,摔了個稀巴爛
無論是按操典和規范放出去的斥候、還是通過飛禽視角偵查戰場的易形者,無不回報來同一個訊息戰場周遭原本密不透風的天羅地網,隨著大戰的勝負分曉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諾大河灣平原,西征軍周遭方圓十里內,干凈到連半個偵查兵的影子都見不著。
這是無論放到哪個時代哪個地方,都確鑿無疑、絕沒法作偽的放棄抵抗跡象一場戰爭,哪怕正面打得再難看再毫無抵抗之力,最起碼的“知道敵人到哪了”總歸是得保障的。而現在,河灣人卻一哄而散到,連對西征軍動向的探知都顧不上了用直觀點的比喻來形容就是逃命逃到連回頭看一眼都不敢了。
與上述雖然重大但還在情理中的成果相較,戰術上的勝利就完全是一個驚喜了。
艾格一反謹慎地強令西境騎兵出擊,讓他們一小時突進二十里地,在掉隊一半人的情況下插入到河灣軍大營和高庭城之間,目的固然是阻攔敵方敗兵撤入城堡內,但心理預期其實是“能攔多少攔多少”,在潛意識里甚至是做好了折損大半甚至全部西境騎兵的準備的。
除了這支武裝不是他的嫡系折了也不心疼這個比較陰暗的次要原因外,主要考慮其實是這一戰西征軍其實也元氣大傷。
在戰斗進行到最高潮的關鍵時刻,他完全解除了部隊對熱武器的使用限制。隨軍攜帶的爆彈已經一顆不剩,就連炮兵的火藥也在兇殘的連續發射下消耗一空,僅有射速較慢或大炮炸膛了的炮組還有剩余,總量平攤下來連再打一發齊射都不夠,聊勝于無。
如果高庭得到了敗兵的人員支撐武裝起來,沒了攻城利器的西征軍將會對這座白城堡無從下手,在不知道提利爾家備了多少獵龍弩嚴陣以待的情況下,艾格將只能放棄攻城,或請女王冒險出馬,趁夜火攻。
而無論是哪種選擇,他們都將遺憾地損失一件極有價值的戰利品和談判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