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內空間,也就一丈方圓,鼎壁之上,篆刻著許多奇異的鼎紋,認真去看,卻是各種各樣的陣圖。
方云落下的位置,剛剛好在鼎內正中。
身上的大日真炎防御罩剛剛撐起,鼎內兩道輕鴻就纏了上來,大日真炎罩子頓時爆發出滋滋炸裂之聲。
煉鼎之內,最后殺出的兩道輕鴻大有來歷。
方云進入鼎中,頓時感知到了這兩道輕鴻的厲害。
兩道輕鴻就是兩股氣,無形無質,一青一紅,性質也是截然相反。
青氣無比陰涼。
紅氣無比炙熱。
落入鼎中,方云只覺冰火兩重天。
盤膝坐在大鼎正中,方云感知著兩道輕鴻,很快判斷出他們的來歷。
華夏遠古時代,就在開始認知世界,傳道大周時期,遠古大能對世界的本源認知,化為人們觀察宇宙人生,鍛煉思維能力,建構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最終形成具有華夏文化特色的絕世圣典易經,又叫周易。
在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長河里,周易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遠的一部書,但它也是謎案最多的一部書。
這本書,方云曾經用心讀過,并且學到了許多東西,當然,也有更多的東西只是一知半解。
眼前這青紅二氣,方云倒是從易經中找到了答案。
易經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
“兩儀”就是陰陽二氣。
陰陽二氣相生相克、互相轉化的過程中,誕生了宇宙間萬事萬物。
易經有一陰一陽謂之“道”的說法。這個“道”就是天地變化發展的自然規律。
大商的這尊遠古煉鼎,居然納了陰陽二氣為用,也就是說,這尊大鼎具備了“道”力。
在一定程度上,大鼎能用陰陽二氣為助力,主宰鼎內事物的發展變化。
比如說,把進入鼎內的人煉制成為僵尸。
還比如說,把進入鼎內的各種煉材煉制成法寶。
不敢輕易讓陰陽二氣危及肉身,方云驅動大日真炎,化為自己的第一層防御。
感知到方云大日真炎的抵抗力,煉鼎四壁開始轉動,調節青紅陰陽二氣的強弱關系,并產生強大的擠壓之力,試圖將方云壓癟、分解。
遠古大能修士們認為,一切事物的形成變化和發展,完全在于陰陽二氣的運動。
煉鼎就是用這種原理,來煉化鼎內之物。
方云身軀之外的大日真炎本來無比強悍,可是遭遇到陰陽二氣的奇特運動之后,居然真的開始瓦解。
大日真炎,乃無比強悍的純陽之氣。
可無論大日真炎怎么強悍,依然脫不開陰陽二氣的范疇。
陰陽二氣對大日真炎的攻擊并不是那種消磨,也不是那種直接火焰力量的打擊,而是一種因勢利導的破壞之術。
就連方云也沒大弄明白的時候,大日真炎罩子已經晃動之中,豁然瓦解。
陰陽二氣化為兩條長龍,緊緊地纏繞在方云身上,試圖將方云徹底摧毀瓦解。
方云身上,一時極致冰寒,感覺思維、意志都要被生生凍僵。
方云身上,一時又極度炙熱,整個身軀被無邊高溫裹住,變得通紅,好似瞬間就會煅化為一團氣體。
方云心中再度感嘆,哪怕自己的修為已經很高,自覺天下之大,哪兒都能去得,但是,這世界上,依然有很多奇特的存在,也能危及到自身。
眼前這陰陽二氣,就是那種足以讓自己的肉身瓦解的強悍道氣。
凝神靜氣,方云開始跟陰陽二氣對抗,片刻之后,方云感知著陰陽二氣的強悍,心中有著陣陣后怕。
如若不是自己機緣巧合,得到了種種鍛煉,一身抗寒能力和抗高溫能力都極為強悍,搞不好,不消一刻鐘,自己就會被這大鼎給生生煉了。
曾經,大西洲秘境之中,方云在虛擬系統中測試過自身屬性。
當時,方云具有火焰之力的同時,還有個十分特殊的詭異屬性,寒冰屬性隱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