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御獸宗這么大,一些雜事也是需要人做的。
一個修士,如若成不了紅花,那就需要學會適應環境,乖乖地去當一片綠葉。
這個世界上,紅花總是少數,綠葉才是大海。
雜務弟子方云,就要有當綠葉的覺悟。
幸好方云在御獸宗沒有仇人,也沒對任何人產生競爭,而且現在御獸宗的修士都很忙,倒是沒有修士會專程跑到廢棄峰來找方云的麻煩。
方云的日子,過得相對簡單而清閑。
利用這段時間,方云也把自身的修煉狀況認真地濾了一遍,對于修為等級還有修煉方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知,對自身的實力和戰斗力也有了更加準確的判斷。
現在,方云如若敞開恢復,大約需要半年左右的時間,能夠讓真元再度恢復如初。
但這種真元,只能在一定的靈氣環境之中才能得到補充。
過去,方云的認知就是環境不同,造就了靈氣類型的不同,因此,要想適應更多的靈氣環境,則必須讓筑基蓮臺和藥靈去接觸更多的靈能,讓其能力不斷地進化。
綜合女巫書市和御獸宗的典籍之后,方云思考的方向再度進步,開始思考靈氣到底是什么?為何各種環境之中的靈氣會有所不同。
思考許久之后,方云得出一個大膽的判斷,靈氣的根本,可能還是一種不被自己認知的暗物質。
大夏紀之前,地球科學界有一個世界公認的數據,那就是,人類對構成宇宙的物質認知,僅僅只占到了總體物質的5%,而絕大部分物質,人類不僅僅眼睛看不到,而且拿儀器也無法檢測到。
科學界稱之為暗物質。
公認的認知就是,無垠的虛空之中可能布滿了不為人知的暗物質。
接觸到大西洲科技,瑪雅科技之后,人類對世界的認知有了長足的進步,但是對于暗物質的觀察依然進展不大。
當方云來到千重星,接觸到了這兒的千奇百怪的靈能。
以前,方云的想法就是,不同的大氣環境和重力環境可能會造成不同的靈氣。
現在,這個想法依然成立,不過,方云覺得或許可以加上一條,不同的大氣環境和重力環境,影響到了暗物質之中的某種物質,讓其變成了跟周圍環境相契合的靈能。
而之所以會產生這種判斷的一個根本原因則是方云筑基蓮臺的變化。
理論上來說,如若兩種靈能截然不同,那么,藥靈要想適應兩種靈能,要想吸收兩種靈能,就需要經歷許多艱難的進化,必須有兩種形態。
在九重天之中,方云遭遇到過至少四五種靈氣環境,藥靈都花了較長的時間去適應,但到最后,居然都能吸收這種靈能去滋補石猴。
石猴則來者不拒。
根據這種情況分析,方云覺得,所有不同類型的靈能可能都有一個相同的根源,或者是說,不同的環境,造成了某種暗物質的不同形態,生成了不同的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