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重星跟地球不同。
無論是修煉體系,還是修煉的環境,都有著巨大的差別。
千重星修士對世界的認知,也就是世界觀,也有著巨大的不同。
千重星并沒有五行之說,并沒有將構成世界的本源物質按照五行劃分。
甚至是,梯瑪文明之中也沒有五行學說。
方云在書市之中讀到的大量典籍顯示,梯瑪文明之中,倒是有關世界物質的陰陽學說。
梯瑪文明的認知之中,物質就分為陰陽兩種,靈氣也有陰陽明暗之分。
千重星的修煉體系之中,沒有陰陽之說。
沒有五行學說,
也就沒有所謂的五行遁術之說了。
但是,偏偏方云的體內,本源真氣就給生成了五行遁術。
并且,五行遁術生成之后,還自成一體,構成了一個奇特的循環,相生相克。
體悟到五行遁術的這一刻,方云的心中充滿了驚喜。
土遁術很厲害,但是土遁術有個必須的媒介,那就是必須有土,很多沒有土的區域,土遁術就失去了施展的條件。
現在,土遁術衍生出五行遁術,那么這就強悍了。
按照華夏的理論,構成世界的物質,或者是世界的類型,都可歸結為五行。
那么理論上,除了空無一物的虛空,其他任何環境,方云都能迅速遁去,來無影去無蹤。
高興之余,方云用心感悟自己新得來的神通五行遁術。
不久之后,方云已經搞明白了自己五行遁術的來歷,心中充滿了感嘆。
五行遁術的生成,有著其必然的因素,并不是輕易就能生成的,這其中,有方云深厚積累的關系,跟方云扎實的修煉根基牢不可分。
看起來,方云好似十分幸運的,一下就學會了五行遁術,但真正來說,這其實相當不易。
毫無疑問,五行遁術的生成根基之一,還是方云現在修煉的本源靈氣和五行大印。
暗靈氣,就是靈氣本源的特性,就是能夠隨意轉化為任何類型的靈氣。
五行靈能,也是其轉化幾個方向。
要不是本源靈氣具備轉化五行的能力,方云就不大可能煉成五行遁術。
這是第一個基本條件。
此外,除了這個基本條件之外,還有好幾個條件也是必備因素。
這還得跟方云的修行經歷有關。
大夏紀降臨,為了讓地球度過大夏紀之初的艱難歲月,也為了最終的落日之戰,方云曾經深入地球的五大絕境,找到了重鑄落日弓的煉材。
同時,在這過程之中,方云破解了五方封印,學會了五行大印。
東方青木印、西方銳金印、南方烈火印、中央厚土印和極北玄冰印。
五行大印蘊含五行之力,也讓方云對于五行的理解和認知達到了極高的水準。
這種修行,都是銘刻在了方云骨子里邊的修煉根基。
進入星際,踏入千重星之后,這種修煉化為沉淀,成為方云修煉進步的養分。
擊殺石哈王子,掠奪土遁術,除了月桂斧和本源真元的強悍之外,還得益于這種積累,得益于方云本身對五行之力有著極深刻的認知,要不然,也不會敏銳地將土遁術固化為自身能用的神通。
原本,修煉了土遁術之后,正常情況下,方云要想將五行遁術都修煉成為自身神通,還需要找到相應的修煉法門,修煉較長的時間才成。
但是這次進入蜯蔀丘陵修煉,方云意外發現了蜯蔀的秘密,發現他們在用類似木遁術的神通在逃命,果斷用自己對木遁術的理解,方云切斷了靈蜯的木遁陣法,截殺了不少獵物。
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方云對東方青木印,尤其是對傳送陣的一種溫習的過程。
華夏的五行理論之中,五行相生相克,相互關聯。
五行之中,土和木有著直接關系,那就是,木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