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石碑上的文字絕非是道伐天尊親手所刻。
眾人好奇地湊近,隔著那宛如一層薄膜的五色神光仔細感應。
盡管,石碑上也有至強無匹的氣息傳來,但顯然不能和不死天皇相媲美。
段德滴咕,應該是出自一位準皇之手。
因此眾人皆推測,這衣冠冢應當是神話末年的某位準皇立下。
而后世不死天皇證道,尋到此地,以無上修為令其能夠長存世間。
并且,不死天皇顯然還留下布置,以守衛她敬重的師尊的衣冠冢。
聽到眾人這樣說,周洛這個當事人也暗自點頭,應當與事實相差不遠了
想到這兒,眾人不禁繼續看向那幾乎要腐朽的石碑,想知道上面有沒有記載著什么神話大秘。
“果然,道伐天尊是受帝尊邀請才出世,甚至煉出了傳說中的九轉仙丹”
看到這里,眾人眼中露出貪婪神情的同時,也不由感慨帝尊的逆天。
可以遙想,當初的天庭定是統御諸天,帝尊法旨一出,莫敢不從。
如今,卻都化作了一抔黃土,真是可悲可嘆。
但此碑顯然是為了記敘道伐天尊的生平事跡,并不會在帝尊隕落和天庭崩的地方停筆。
事實上,后面的確還有很長的一段。
諸人之中,段德是看得最仔細的,讀到某處要點,他不由神色一凜,一字一頓道
“天、意、一、刀”
原來,神話末年,曾經降下過古今不可見的至高劫罰。
三柄天刀,一刀斬仙道,一刀斬極道,還有一刀,要斬向蕓蕓眾生。
哪怕是在場的眾人,看著那一個個殘缺的文字,也不由汗毛倒立,從心底生出絕望來。
尸山血海彷佛已經近在眼前。
幾人對視一眼,皆露出苦澀的神情。
都言天道無情,當真以眾生為魚肉嗎
然而,絕望之中仍存光明。
他們看到,道伐天尊硬生生承受了一記天刀不死。
并且,在最后一刀即將落向蕓蕓眾生的剎那,道伐天尊卻毅然決然地選擇沒入劫云之中。
幾人都不由屏住呼吸,迅速想要了解下文、知曉結局如何。
最終,天刀未落,而道伐天尊也再未顯化人間。
此刻,混沌霧靄籠罩的島嶼深處,萬籟俱寂。
眾人面面相覷,就連段德也呆滯。
他們這才明白,為什么此地只是“衣冠冢”。
因為,身為高高在上傳聞中的九大天尊之一,道伐天尊卻是世間最為慘烈的死法,尸骨無存。
甚至,他們猜測,就連此地,葬于其中的所謂“衣冠”,也不過是寄托了后人哀思之物罷了。
可以遙想,當劫云散去,萬靈從死亡的陰影中走出時,臉上露出的,定然是最為燦爛的笑容。
然而,或許更多的蕓蕓眾生,甚至還不明白究竟發生了什么。
他們只會以為,剛才的死亡預感不過是曇花一現的錯覺,繼續日復一日地渡過著屬于他們的,短短數十年的人生。
而這,便是某一位高居九天之上的存在,舍棄了一切,最終守護之物。
這時,眾人才恍然,何為“救苦救難道伐天尊”的真意。
那是一切有情眾生,對這位天尊發自內心的銘記。
石碑的最后,是那刻下這一切的準帝留下的一段話
“若是有后世之人到此,無論是為盜墓而來,亦或是希求天材地寶,都切莫動天尊之墓。”
“吾早已為后人備好了福澤,唯望汝等能讓天尊英魂于此安息,切記、切記。”
顯然,道伐天尊的功績早已失落,并未流傳人間。
今日,若非眾人來此,恐怕亦將會永久湮沒下去。
眾人順著那準帝留下的指引,一眼就看到廢墟的后方,并未被不死天皇烙印守護之地,封印有一堆光華璀璨的神料。
然而,剛剛得知了道伐天尊波瀾壯闊的一生,此時眾人未免心中復雜。
哪怕見到自身渴求許久的神料,也內心空空落落、悵然若失。
最先動身的是面無表情的羅仙子,但她沒有看向那堆積如山的神料,而是走到廢墟近前,恭敬地行了三個大禮,并在五色仙光罩前點了一炷香。
旋即,項老頭和趙四也依次上前如法炮制。
就連段德也做了個揖,獻了一炷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