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飯,趙小玲和姑姑又帶著奶奶去逛了百貨公司,百貨公司里干凈透亮的櫥窗里琳瑯滿目的東西令奶奶感嘆不已。
晶瑩剔透的紐扣,花花綠綠的糖果,五顏六色的橡皮筋和頭花頭繩,各種好看的花布,看得奶奶眼花繚亂。
這些也就罷了,更讓奶奶新奇的是,家里竟然點的是電燈,一按開關,一個亮晶晶的東西就把整個屋子都照得亮堂堂的。
還有水龍頭,一扭那個龍頭,白花花的水就從那個管子里流出來,不用去挑,在家里就直接可以用水。
趙奶奶知道城里人的生活好,但是那些好在她的印象中是模糊的,不知道具體怎么好,無非就是有好吃好玩的,但是現在,這些好都具體的一一展現在她的面前,她只能感慨,城里人真會享受,生活真的很舒適。但是她又惶恐,這里雖然千好萬好,可是她們在這里沒有地種,帶來的糧食如果吃完了怎么辦小玲說的做生意能夠養活她們嗎
但是已經來到了這里,她不想表現得太焦慮,影響女兒他們的情緒,就走一步看一步了。
趙玉蘭的心理也和老媽差不多,她現在打算放棄過去的一切,和老媽和小玲一起生活,她覺得從未有過的輕松,之前在唐家,她感覺連呼吸都是沉悶壓抑的,心頭上常常像壓著一塊大石頭,而在這里,她可以自由的呼吸,身心通透暢快。
就為了這種感覺,她都要在這里好好的生存下去。
“小玲,咱們做生意要怎么做做什么”姑姑想盡快接觸這個事情。
“姑姑,你先別急,咱們剛剛搬來,先熟悉一下這里再說,明天我要去上班,你對這里比奶奶熟,你和奶奶先去這附近的山上打一些柴火,咱們家以后才能生火做飯吃,這個才是最重要的。”
“對啊咱們自己有小麥,去把小麥磨成面粉,咱們就可以做餅和饅頭包子吃,咱們還有一些玉米面,土豆和紅薯,這些足夠咱們仨吃半年多了,有了柴火,就可以自己做了吃,就不要花錢去買吃的了。”
因為忙了一天,太餓了,剛才她們去大眾食堂買了六個饅頭,花了六毛錢,六兩糧票,奶奶心疼了半天。
趙小玲道:“是啊這縣城街道上有磨面的機器,姑姑,你知道的,在新華路那邊。”
姑姑點頭,“我知道那個地方,明天我和媽就去把小麥磨成了面粉。”
“還有那些玉米面,之前是自己弄的,很粗糙,吃著咯喉嚨,用機器磨一下會好一些。”
次日一早,趙小玲去上班,姑姑和奶奶到山上去打柴。
趙小玲下午回家的時候,奶奶笑著從廚房出來道:“小玲回來了快洗手吃飯了。”
趙小玲洗了手,進了廚房,姑姑把最后一張餅從鍋里撈起來,餅里摻了一些蔬菜,是他們去山上打柴的時候找到的野菜。
還有一個湯就是野菜湯。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