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與水的對決,事實上正是無情與有情的顛倒。
天罡真的已經堪比仙祖了嗎
還是仙祖被過去的自己蒙蔽了眼睛,看不到真正的天罡了呢
在李辟塵的注視中,仙祖只是僵著手,他定格在那個時刻,光陰與歲月都已經無存,而天罡祖師閉著眼睛,垂著頭,亂天之經蓋在他的身上,那密密麻麻的文字支撐著他,讓他沒有立刻崩散在世間。
證我道的關鍵一步。
李辟塵不免失笑,卻又開始深思。
戰勝自己,斬掉過去,但是世間誰能割舍,只要踏出這一步,那就是一個全新的個體,誰也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
這和太上忘情,斬我遁一等方法并不一樣。
從來沒有人證我道,連無名之君都失敗了,因為他對這片世間愛的過于深沉。
他不愿意去證,或許知道證道之后會出現的情況。
如果是當年的仙祖,或許他會毫不猶豫的落下道子,但是現在的仙祖,卻不愿意了。
李辟塵跪了下來。
如今大三界內,誰能當得起太乙天尊一跪
也只有天罡童子可以當得起了。
“敬祖師為眾生開道。”
李辟塵只拜一下,天罡童子在此時此刻,他的生命猶如風中殘燭,又似畫前燈火,早已到了氣若游絲,將滅未滅的關頭了。
亂天經不是輕易可以動用的,它甚至可以把仙祖困在一個特定的時刻之中,讓他不斷的面對自己的過去。
如果不能超越,那么仙祖會死,而天罡他也會死。
他們會化為前路上匍匐的尸骨,為太乙開道。
天罡祖師的意思很明確,仙祖不能證我道,那么他就讓仙祖去死,自己也同樣去死,為太乙開此通天之路。
但李辟塵卻并不喜歡這種行為。
他還需要祖師站在前方嗎
天罡童子并不強大,但是他卻是仙祖的九大化身中,代表智慧的那尊。
他是最后孕育,最后被斬出,最后誕生,最后化形,也是唯一一位出生不是天仙大圣,而是石心的凡間化身。
天罡的存在本身就是仙祖對世間的眷戀。
或許曾幾何時,那位東方玉童子來到世間第一縷泥土上的時候,也曾發出過無比空靈的歡笑。
但這些都已經被拋棄,被忘卻,仙祖記得,但他縱然想起也不會有半點觸動。
但是天罡全都記得。
縹緲祖師曾說過,除非九化身全部與仙祖合一,他才能恢復到最原本的樣子,但李辟塵也對此下過定論,說那是不可能的。
是的,尋常來說,是不可能的。
除非有打亂一切的亂天之經。
“我計較了千古,終于等到了東方的玉光,我坐在西方的荒野上,與孤獨的蒼茫為伴,我等這一天等了太久太久。”
“太一,如天乙所言,您從未真正來過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