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也不傻,掙錢的事誰不想干,爭不上也掙不著,別舍不得。”張興明說。
第二天不上學,張興明睡了個懶覺,一上午老媽就抱著弟弟去居委會找人去了,那時候的居委會就是一群不上班的大娘大媽聚一塊,也沒什么禮拜天休息的說法。
老爸拉著帶車子去廠大門那邊山上挖黃土。那時候城里燒煤,不過是煤面兒,要和黃土按比例和在一起才能燒。煤要買,黃土就自己隨便找地方挖,東北這邊是黑土地,黃土真心不多,要跑好遠。
下午老媽回來,喜笑顏開的,張興明就知道賣冰棍的事成了。
果然,老爸回來以后,老媽就開始和老爸商量怎么弄,要準備不少東西呢,車,箱子,棉被啥的。
箱子好弄,找熟人做一個木箱,這年頭也弄不到泡沫,里面就用海綿做個保溫層,需要的東西老爸都能弄到,關鍵是車,按著老爸的習慣,肯定又是上一世那種笨重的推都推不動的,高一米多寬80厘米,結果輪子直徑只有十幾厘米,還是不能充氣的死膠輪。
張興明找出紙筆,畫了個簡圖,其實就是把帶車子縮小加高,前后各加兩個活銷用來在停止不動時支撐固定,車輪張興明想用自行車輪,比帶車子輪輕細。拿著簡圖和老爸老媽一講,老媽很滿意,老爸拿著圖在那琢磨,看來也沒啥問題。剩下的事就不用張興明操心了。
話說一直到90年代末,工人家里想用點啥,也就是在班上割點鐵板鐵管焊一下就拿回來用了,也沒人管,家家戶戶家里大部分東西都是鐵的。90年代末廠子開始管了,但該做的照樣。現在想來,那么多工人,一年下來也拿回家不少錢哪,肯定是得是按千萬算。
s:看到盜版網站里的點擊心很痛啊。正版也是免費的啊,來給我增加點動力吧。
求支持助推,求收藏推薦
晚上的時候,等哥哥弟弟睡了張興明伸手把燈拉亮,問老媽“媽,咱家現在有多少錢哪”
老爸躺在被窩里罵“小屁孩子問這個嘎哈”
“嘿嘿,我,就關心關心。”
媽媽到是不像爸爸那樣,而是認真的問“二寶問錢嘎哈有事”
張興明說“媽,改革開放了啊,以后老百姓可以做生意掙錢,靠上班不行了,我這不是想知道咱家有多少錢,心里有個數,好合計著干點啥嘛。”
“小孩崽子口氣還不小,你懂個啥呀,還合計干點啥,你能干啥”老爸瞅了張興明一眼。
重生以后這幾年,張興明總是在不時的表現出自己的“聰明才智”,就是為了有一天想干點啥的時候能被父母接受,平時總讓老爸帶點報紙雜志啥的回來看,也順便隨時了解一下時事政治,偶爾冒出點超出年紀的話,老爸老媽也漸漸習慣了,話說張興明老媽本來就是敢闖敢干,接受能力特強的人,要不然上一世也不會80年開始辦理執照開始做生意,一個人扛起這個家了。
老媽給張興明掖了掖被角,笑著說“這話說的還挺大氣的,像個人似的,你想干啥呀”
張興明想了想,說“我就尋思著吧,現在能做買賣了,不想法掙點錢也對不起咱黨的政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