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班上一個月二十幾塊錢,要是賣冰棍真能一個月一百那我就不上班了,老孫是副食的,說的話肯定是有譜,明天我去問問。”老媽對掙錢充滿了信心。老媽在大集體上班,工資比全民低了好多。
“那就去吧,要是真掙一百多那可不錯。”老爸一向是老媽的賢內助。
“老爸你得給我媽做冰棍車,還有裝冰棍的箱子。”張興明給老爸下任務。
“咋做”老爸翻身趴在枕頭上問張興明。
“爸,我七歲,你問我呀”
老爸呵呵樂,說“你不是能行嘛,這家伙還能干啥掙大錢呢。”老媽也樂。
張興明又說“媽,你記著哦,要是想干的人太多的話,你就偷偷塞十塊錢給人家,郭堡這片總共就5個名額,不爭就沒了。”
“啊還得走后門啊”
“誰也不傻,掙錢的事誰不想干,爭不上也掙不著,別舍不得。”張興明說。
第二天不上學,張興明睡了個懶覺,一上午老媽就抱著弟弟去居委會找人去了,那時候的居委會就是一群不上班的大娘大媽聚一塊,也沒什么禮拜天休息的說法。
老爸拉著帶車子去廠大門那邊山上挖黃土。那時候城里燒煤,不過是煤面兒,要和黃土按比例和在一起才能燒。煤要買,黃土就自己隨便找地方挖,東北這邊是黑土地,黃土真心不多,要跑好遠。
下午老媽回來,喜笑顏開的,張興明就知道賣冰棍的事成了。
果然,老爸回來以后,老媽就開始和老爸商量怎么弄,要準備不少東西呢,車,箱子,棉被啥的。
箱子好弄,找熟人做一個木箱,這年頭也弄不到泡沫,里面就用海綿做個保溫層,需要的東西老爸都能弄到,關鍵是車,按著老爸的習慣,肯定又是上一世那種笨重的推都推不動的,高一米多寬80厘米,結果輪子直徑只有十幾厘米,還是不能充氣的死膠輪。
張興明找出紙筆,畫了個簡圖,其實就是把帶車子縮小加高,前后各加兩個活銷用來在停止不動時支撐固定,車輪張興明想用自行車輪,比帶車子輪輕細。拿著簡圖和老爸老媽一講,老媽很滿意,老爸拿著圖在那琢磨,看來也沒啥問題。剩下的事就不用張興明操心了。
話說一直到90年代末,工人家里想用點啥,也就是在班上割點鐵板鐵管焊一下就拿回來用了,也沒人管,家家戶戶家里大部分東西都是鐵的。90年代末廠子開始管了,但該做的照樣。現在想來,那么多工人,一年下來也拿回家不少錢哪,肯定是得是按千萬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