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的時候,經常是一群孩子排成一個縱隊,每人手里推著一個鐵環,順著胡同小巷彎來拐去的跑,孩子們大呼小叫,汗水沾著灰土流的滿脖子滿臉,一個一個像花猴子一樣,鐵環嘩啷啷轉動,玩的厲害的從頭到尾都能讓鐵環不倒,一直轉,然后就牛哄哄的看著別的孩子,其他孩子一副仰慕的樣子。
我是沒有過自己的鐵環的,哥哥到是有一個,不過是別的孩子給的,那時我只是看別的孩子玩,自己從來沒玩過這個游戲,也算是童年的一個遺憾,不知道為什么那時候我和哥哥沒有,是爸爸不給做不知道,記不清了。
至于吹肥皂泡玩手指游戲,就是女孩子玩的多了,男孩子也有玩的,我和哥哥就玩過,不過這種游戲都是在家里自己玩,極少有其他孩子參與進來,也沒什么大意思,只是那個時代,什么都沒有,在家里也只能這樣娛樂了。吹肥皂泡算是奢侈游戲,那玩藝要消耗肥皂的,那個年頭肥皂是家里的寶貝東西,哪家會讓孩子隨意禍禍啊。手指游戲也是,這個需要用手電筒,把燈關了,打開手電筒,照到一面墻上,然后用手指做出各種形狀,兔子,狗,鷹,被手電筒照到墻壁上,栩栩如生。這也得偶爾玩,費電池,有時候大人看見了會罵,弄不好屁股還得挨幾下。
其他男孩子玩的多的,就算是騎馬打仗了。
一群小小子,拿著木棍樹枝,有的還在上面綁上條紅布冒充紅櫻槍。找一個有土包的地方,或是上下坡的地兒,大家手心手背分成兩伙手心手背,大家一起伸出手,手心向上的一伙,手心向下的一伙,然后一伙選一個司令,兩個司令剪刀石頭布分出攻守方,然后守的爬到上坡那邊,或是土包上面,排開隊型,對下面的人說聲“準備好了,攻吧。”下面的這伙便在司令一聲令下向上沖,上面的往下推,下面的往上拱,打成一團。
有的時候推著推著就真打起來了,從上面滾到下面,挨打的坐在地上哭,兩個司令就調節,過一會起來擦擦眼淚,接著玩,過一會那邊兩個又打起來了,司令再去哄。有時候兩個司令打起來了,打仗游戲就宣布散伙,兩個司令領著自己這邊的戰士各自找地方玩別的去了,說起來也有意思,一旦分了伙,好像就有了規則了,這時候無論哪一伙的孩子都不會判變,就算兩司令打起來散伙了也是跟著司令走的,不會到另一邊去玩。
有時候,哥哥弟弟一人一邊,也不會徇私,那時候一大群孩子,經常好幾對的哥哥弟弟,也不可能都分在一邊。
如果玩打仗的時候,你不是年齡最小的,你又有一件軍裝上衣或是有頂軍帽,那你當司令的可能性就非常非常高,那時候孩子有頂軍帽真是牛氣的很,那時代軍人形像在孩子心里是無比的偉大的。
除了打仗,還有玩粉筆滑石筆,不過這年頭粉筆和滑石筆都算是精貴東西,也不是人人都能玩上,有筆的畫啊寫啊,沒有的就跟在邊上眼巴巴的看著,不時的商量一聲“讓我拿一下唄,讓我畫一下唄,讓我摸摸唄”。我們家這里是工業區,粉筆很少,但滑石筆到是很多的,滑石筆是怎么做的不知道,是白色的長條,方形,像石頭一樣,寫出字來是白色的。廠里工人用它在鐵上劃尺寸畫圖形,到處都有,弄點出來玩很容易。
“一個老丁頭,管我借倆球,他說三天還,四天還沒還,去他媽個蛋,買了三根韭菜,花了三毛三,買了一塊豆腐,花了六毛六。”那時候的孩子都會念這么一段,這是玩粉筆滑石筆最基本的玩法,一個呲牙咧嘴的小老頭形像的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