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年代,不穿一件風衣都不好意思出門,在這里,不推薦打賞收藏一下你好意思走
可是幾個人到紗市日化一問,廠長不在,銷售科長不在,反正能管上這事的,就兩字,不在。張興明也沒辦法,只好拿著介紹信在紗市日化的招待所住下,八個人就在紗市觀光,紗市這里名勝古跡還是有一些的,而這時候保存的也比較完好,也算是增長了見識。
張居正故居,萬壽寶塔、中山公園、章華寺,魚糕、鍋快、甲魚,連吃帶看,幾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等了差不多一個星期,終于,管事的都回來了,張興明趕緊遞折子請見,還好,這時候的人還不會擺譜,折子上午遞上去,下午就被宣召了。
紗市日化這邊的辦公狀況,也比咸城那邊好多了,辦公樓辦公室辦公桌椅都不在一個檔次,八個人在工作人員引領下進入一間布置的很有時代感的會議室,背景墻上掛著紅旗和偉人像,寫著這個時代的標語。
經過簡單的相互介紹,張興明說明了來意,不過,很不幸的被拒絕了,人家銷售力量全部出馬是去的京城,談央視廣告去了,張興明的內心很痛苦,很痛苦很痛苦。
不過這個被后世稱為中國第三代洗衣粉之父的人,還是挺善解人意的,經過研究,考慮,協商,最后給了張興明東北三省的代理權,在張興明的一再堅持下,又加上了內蒙,也算是安慰了一下張興明幼小的心靈。
簽過合同,張興明戀戀不舍的跟著二哥再度登上火車,來到了京城。
幾個人到京城的那天,已經是1983年7月21號了,到的時候是晚上八點多,天已經黑了。
這時候幾個人的外觀已經和剛去廣周時完全不同了,穿的全是正宗香崗貨,二哥脖子上掛著哈蘇相機,趙志邦則捧著臺海歐120,整的像專業人士一樣到處對光。這時候市面上彩色膠卷已經開始流行了,一般的照相館也淘汰了上色技術開始使用彩色膠卷照相,幾個人在香崗拍的照片就全是彩色的,不過張興明依然選用的黑白卷,一是因為這時期的彩卷技術上還有缺陷,造成失真,二是洗印技術不成熟,不易保存,一二年就變樣了,還不如黑白片,可以保存幾十上百年也不會變樣,話說照片如果想保留的年頭多點,還得是黑白的,當然,數碼技術成熟的現在就不必費這心思了,可以保存到地球毀滅也不會變化。
張興明其實偷偷把手機拿出來拍過照片,一些很有意義的,有價值的,他一個人的時候用手機拍好保存著,32g的大卡,也不怕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