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歸來,為推薦票破千加更一章。求推薦收藏評論,還有評論區收藏
貨到了以后,張興明領著大家入庫上架,分類分別的弄好,整個三層樓頓時變了模樣,有大商場的樣子了,再次領著大家把各自的崗位行為熟悉了一下,選了個黃道吉日,香崗和祥記杯溪商場開業了。
同時開業的還有張興明老媽和趙志邦的百貨店器部,話說趙志邦這小子這些日子等著急啊,嘴角都起火炮了,一聽來貨了,二話不說從選礦廠車隊調了四臺解放過來,張興明看的直搖頭,干脆以后往南墳走貨就交給他了,誰讓他車多呢,還不用花錢。
用宋丹丹的話講,開業那天,那是鑼鼓宣天鞭炮齊鳴人山人海彩旗飛舞,那是相當的熱鬧啊,這時代的人根本沒有什么娛樂活動,哪有點熱鬧就蜂擁而至,何況一家香崗百貨公司開業這樣的大事,要知道,這時代的人,報紙是當看的。
開業頭三天,張興明像個救火隊員一樣,樓上樓下的跑,不熟練啊,狀況百出,哭笑不得。好在同志們干勁足,知錯就改,都是好同志,漸漸的都進入了狀態,在加上人手足,第四五天往后就好了起來。
售貨員辦事說話流利了,開票付貨也順暢了,張興明才得以清閑下來,和坐立不安的二哥說說話,叮囑一下保安同志們提高警惕,到一樓提貨處坐坐陣,這才是商場最重要的地方,閃失不得。
二哥之所以坐立不安,是因為開業頭三天商場的生意不好。人是進來不少,擠的走不動,可是看的多問的多買的少,百貨部還將就,電器部基本上就不走貨,讓二哥有點上火,張興明卻是一笑付之,這是正常現像,現在誰家錢也不多,由其是買大件,誰不得考慮考慮啊。
開業第二個星期,高峰上來了,電視錄音機手表,連冰箱都賣了五臺,話說80年代,冰箱是啥國內人基至大多數連聽都沒聽說過呢,張興明總共也就讓香崗那邊發了十臺過來,老媽那和趙志邦那一邊一臺裝門面的,都沒想到真有人買。
開業半個月,張興明已經不得不打電話通知香崗那邊發第二批貨,加大了貨量不說,還增加了不少品種,這年代能走出去的全是領導干部,他們是中國大陸最早眼界開闊而且消費意識強烈的人,到商場里找不到要買的,馬上不太滿意的向商場提出了寶貴意見,張興明有錯就改,馬上保證限期改正,保證供應。
南墳這邊老媽和趙志邦的電器部也火了起來,老媽這邊雇了兩個幫工才算忙開,趙志邦那小子竟然雇了四個妹紙賣貨,不過工資給的不高,四十加獎金,也比廠里強多了。
月底的時候一算賬,這一個月銷售額五百多萬,電視錄音機手表都賣瘋了。
這時候一臺國產彩電國內賣價都在一千五左右,黑白電視八百左右,如果是進口的由其rb貨,更是賣到三千多一臺,電子表基本上十五塊錢。
而在這時候的香崗,一臺進口彩電也不過三千港幣左右,合人民幣八百多塊錢,這還是商場的賣價,張興明進一臺進口彩電也不過支付給光合貿易五百多塊錢,一臺就是二千多的純利,電子表更便宜,塊錢一塊要多少有多少。
其他百貨服裝啥的就更不用說了,一件普通西裝上衣,打包進貨價是十一塊,賣出去就是六七十,這年頭就沒有利小的東西,國內的百貨業品種太單一,太稀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