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月票留給大神,推薦票給我吧,他們沒啥用的,真的。要收藏啊。進群601928557
看夠了歇好了,大伙拿著東西下樓,把東西放到后備箱里,三臺車的后備箱竟然沒裝下,又塞滿了一個后座。張興明和值班的打聲招呼,眾人上車,回南墳去了。
到了南墳,車一停下又是一陣哄動,幾分鐘就圍了二三十個人過來,大過年的,除了生產一線崗倒班的都在家歇著,也沒啥娛樂活動,這時候打麻將還沒在東北流行呢,要么就打打撲克,大多數人就湊一起吹牛扯蛋,有點熱鬧就哄的圍上去,反正也沒真正的生人,全是一個廠的。
一家人下車,哥哥和老弟拉著姥姥姥爺,老爸老媽從車里往外拿東西,木友德三個開后備箱,把東西都拿下來大家分著抱著就往家走,木友德三個人又把蒙車布拿出來,鎖車蒙車,整理穩當了在眾人后面跟著。
看熱鬧的就圍在車邊議論“老張家現在可真是發了,看這車,看拿那些東西,我在南地那商場里看著過,全是外國貨啊,這得多少錢哪。”
“嗯,那是,人家現在賣彩電呢,一個月那不得上千的掙啊。”
“是啊我的媽那一個月都頂上咱一年了啊。”
“這車他家的啊”
“他家香崗親戚的,你親爹不是國明黨嗎沒去抬彎香崗找找說不上也發了有錢呢,到時你也能坐上這車了。”
“你親爹才是國明黨,你全家都是國明黨。”
“哎呀老周,你還有個親爹呀那你幾個爹啊”
“你好幾個爹,你全家都是爹。”
哈哈哈哈
有膽子大的或是小孩就去揭蒙車布往里看,邊上馬上就有人制止,說實話這時候的人公德心都很強的,連孩子挑皮搗蛋都有規則底線遵守著。
那個時代,中國有一群物資缺乏但精神飽滿樂觀向上的人,他們就是普通工人。
遼東省財政從建國到80年代初,一個省的財政上繳占全國總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這是這一群普通工人創造的奇跡。
體育,足球,藝術,音樂,電影,那一時期的代表人物基本上都是遼東人,這是遼東的驕傲。
為了達到地區平衡,為了幫助關里山海關以南各省建設,遼東這邊出人出物,出人,一次幾百上千人的遷出去,出物,一個車間一個廠的整體遷走,河杯山冬山稀巴蜀巴渝湖杯胡南光東
你現在走到這些地方,看到那些滿口東北腔卻從來沒有來過東北的人,要向他們表示一種敬意,他們是支援那個地方建設的先驅者們的后代,他們還保持著東北人的口音和一部分生活習慣。
90年代末,光東開一家二百平米的飯店,一個月加起來只需要繳納三百多元的稅費,而在東北,開一個十平米的小雜貨鋪一個月各種稅費一千七百多,南方各省大發展的代價,是東北人背負的。
我三十歲以后長年在南方,走遍了全國后定居巴渝,兩相比較,感觸很多,就這樣一個興國重地在國興以后被國忘了,就像那些革命老區,革命成功以后卻成為最貧困地區一樣,現在東北舉步維艱,發展滯后,到底是為了什么東北的錢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