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來一小部分也好辦,這年頭奉天前蘇聯援建的老樓到處都是,各企業都有不少閑置的物業,都不比要拆的這幾棟差,而且距離也不是很遠,安排個幾十套住房不算大事,何況這年頭的人也老實,只要有個住的地方就行了,根本不存在什么補償,最多政府出車給搬個家啥的。
居委會辦的工廠更容易,區里下個行政文件就搞定,至于搬到哪怎么搬就是居委會自己的事了。
讓政府頭疼的是那四十幾個個體戶,人家是有執照的個體商人了,使用的房子就變成了門市房了,不但要給補償,還要再給人家解決經商的門面問題。
但是這幾年剛剛開始允許個體經商,地產開發也是剛起步,還沒到后世一水商業裙樓的時代,上哪給他們解決這個門市就有了很大的難度。
h區的人已經和這些商戶進行了初步的溝通,就卡在了這個問題上,不過他們表示會盡快起出辦法,不會因為這個影響動工,有一個干部就表示實在不行談不攏就干脆收回他們的營業執照,這幾十個人也翻不起什么大浪來。
張興明看了他一眼,心里想這丫肯定是運動后沒被清理出去的照反派,如果按他說的這么做了以后肯定少不了的麻煩,搖搖頭,說“這樣吧,政府負責他們的住房和補償就行了,門市的問題我們來解決,四十幾個也不多,下午還麻煩你們把他們請到這里來,我和他們談談好了。”
下午二點,張興明和二哥在大會議室里和這些商戶見了面,進行了交談。
張興明首先向這些商戶表達了歉意,自己公司的行為給他們的生活和生意帶來了不便,張興明又講城市的發展是必然的事情,未來十年二十年奉天市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會牽扯到幾百萬的人生活,這是城市發展的需要,不會因為幾個幾十個上百個人的想法而改變。
說了一會,張興明又大概講了下拆遷后地塊的大致安排,表示可以根據各家現有的經營面積進行統一返還,這個年頭還沒有商業門市的概念,做生意的也就是在自己家房子上臨街開個門或窗的,要說專業的商業面積,沒一家超過二十平的,甚至大部分也就三四個平方而已。
今天開始下推了,本周五上架,希望各位書友支持老寧,讓首訂好看一點
下午四點多鐘車到了和平賓館,昏昏欲睡的張興明被二哥背著上了樓,木友德把車收好就急忙回家去了,走了一個星期想媳婦了,給媳婦拿了那些好東西得趕緊回去讓她高興高興,再說還要帶她去香崗,事不少呢。
王海和李三貴守在賓館里,假放完了上班了嘛,不過他們被借到張興明這邊了,就只能跑賓館來了,不過也好,在房間里聽聽收音機看看報的,比在單位舒服多了。
奉天市政府安排了一個副主任駐在和平賓館,做為雙方溝通的代表,h區政府和dd區政府也各自派了幾個人過來。
他們除了保持和和合方的溝通以外,還要做拆遷平整方面的工作,要處理一些臨時發生的事情,還要負責和合方施工各種證照批文的辦理。
說實在的,這時候的政府才真像是服務型政府,安排的滴水不露不說,啥事都想到了,外資就管拿錢建設,什么煩心事都沒有,政府都處理了。
和在賓館的所有工作人員一起吃了一頓飯,算是慶祝大家長達二年的合作開始,張興明又說了招人的事情,共分四批,共計招收待業青年七千六百人。
首批六百人,其中一半到香崗學習半年,一半在奉天進行集中培訓二個月,后三批則要在84年年底至85年年中招取,分三批集訓后上崗,這里也包括一小部分去港學習的,不過那就要具體來辦廠的人處理了,張興明只是負責招人。
吃完飯聊了一會,把招人的事說了,這些人也到了下班的時間,收拾收拾離開了賓館,王海和李三貴則是留一個人守在賓館,兩人一替一天,說實話在這值夜班啥事也沒有,而且吃的好睡的好,還有加班費拿,兩人巴不得天天值班呢,由其是李三貴,還沒媳婦呢,回家也沒事可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