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原片是沒有字幕的,字幕是在電視臺播放的時候加上去,不過后世的廣告制做大部分就是原片帶字幕了,也不存在誰好誰壞,可能只是習慣吧。
導演聽了張興明的話就一愣,隨即大聲笑起來,說“ok,ok,我會向公司說明這個情況,給你們打八折。”
接下來就是把廣告片轉成錄像帶然后加字幕,因為奉天總部建成還需要兩年時間,就只是加了一個總代理香崗和祥記實業公司,聯系電話留的是杯溪總店的電話,等明年再改,反正母帶在手里。
錄像機用的磁帶在使用的時候是會有磨損的,所以那個時候的母帶都會以膠片的形式保存,后來到了90年代中期出現了專業錄像機,錄像機精度大大提高,廣告制做就是直接錄像了,成本大大降低,使用膠片的人越來越少,90年代末vcd刻錄普及,錄像帶也徹底退出舞臺。
最后廣告公司真的給打了個八折,七十萬港幣的制做費用只收了五十六萬,要知道這時候的香崗制做一部電影也不過是一二百萬的投資而已。
等把真正播放的廣告片弄好,已經是晚上六點多了,外人走了以后,張興明他們回到住處,張興明下廚做了一頓豐盛的大餐,把二姐她們都叫過來一起慶祝大姐和二嫂即將成為名人,廣告明星,結果大姐和二嫂都喝醉了,把葡萄酒當果汁的后果就是這樣。
吃完飯,郭振光告辭,二姐她們幾個和抱著二嫂的二哥回金星那邊,木友德把雖然沒醉但也暈頭晃腦的木嫂扶進客房,然后幫著張興明打掃戰場,把廚房整理了一下,這時候天已經黑下來了,兩人就分別進房睡覺。
進了房間,張興明去沖了個澡,拿著毛巾邊擦著頭發邊打開電視,剛坐下,就聽大姐喊渴,忙放下毛巾去給大姐倒水,要知道洋酒這東西喝多了可不是一般一難受,比白酒喝多了更甚幾倍,那玩藝是真上頭啊。
倒計時好像弄差了一天,哈哈,求收藏推薦,求上架首訂
二姐和楊春梅要學的是管理,安排的第一份臨時職務是大堂經理助理,不過不在同一個酒店,每天司機要分別把她們送到上班的酒店,晚上再接回來。
她們兩個是最忙的,在這一年時間里要從低到高,差不多要做五個職位,好熟悉酒店上下的全面管理工作,另兩個女孩學習財務管理,直接就到郭振光的光合去上班了,相對于內地,在那里實習一年足夠用了,又不是培訓會計師。
第六天,酒店圖紙完全敲定,香崗這邊一行十五人坐飛機去往奉天,六個是設計公司的,九人是郭振光高薪請來的建筑經理,也就是后世的項目經理。
同時他們也兼著監理的身份,分別負責建筑中的各個環節。設計公司的人將在奉天呆到項目主體結構完成,而其余九人則一直到做到項目落成才能返回香崗。
第九天,三百零六個學員到達廣周,郭振光租了五輛奔馳大巴去廣周火車站接人,張興明才知道在這個年頭香崗公交公司就有出租大巴業務了。
具體的事情都由何娟娟去處理,二姐做為實際負責人也和學員們見了個面,講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勉勵了一番。
張興明和二哥則是跟著二嫂和大姐拍廣告片,新的樣片在第四天就出來了,基本符合張興明的想像,那個導演也很滿意,看上去效果不是一般的好,有點出乎他的意料,張興明就竊笑,這可是下一世紀的廣告創意,能不好嗎。
第九天的時候,真正拍攝也結束了,進入最后的剪輯,張興明和二哥二嫂大姐郭振光五個人坐在辦公室里等結果,經過一個星期的拍攝,大姐和二嫂已經適應了這種,生活里也有點范了,不再像剛開始那么激動,就連木嫂都參與進去演了兩個角色。
下午三點鐘,廣告公司的導演帶著他的團隊興沖沖的進入會議室,進來也沒說話,下面人開始七手八腳的架放映機,廣告是用膠片拍攝的,用放映機放更能達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