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半小時,火車駛進奉天站,就是后世的奉天南站,不過二零零幾年又叫回奉天站了,蘇佳屯火車站改成了奉天南站。
這個時代的奉天站看上去還蠻大氣雄壯的,綠色的弧頂莊嚴肅穆,巨大的車站廣場上人流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高高的蘇聯坦克紀念碑筆直的插向藍天,上面那輛坦克上仿佛還帶著戰場的硝火,在陽光下閃著金屬的光澤。
奉天作為國家六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國的魯爾區,在那個時代就是一個超大型城市,輔射影響著遼東、急林、黑龍姜、內蒙谷、河杯等地,無論從工業還是商業莫不如此。
奉天是東北鐵路網的中心,公路網的中心,從歷史上到現代都是匯集之地,80年代常住人口就接近五百萬,流動人口以百萬計,旅游人口幾十萬。
再加上商業工業等方面來奉天聯絡的辦事的,出門在奉天臨時駐停的,那就是一個熱鬧,由其是和平沈和兩個大區,每條大街上都是人潮涌動,翻騰不息。
隨著火車站的人流涌出來,從廣場左側出來過馬路,再向前走個百十米,就到了和平賓館。
賓館門口停著幾輛吉普車,有二輛機器蓋子還冒著熱氣,張興明從吉普車空里穿過去,掀開門口的棉門簾走進賓館大門,值班的幾個人都認識了,小老板小老板的叫了幾聲,張興明一邊答話一邊上了樓。
估計是因為二十四小時供熱水的原因,賓館里的暖氣不是一般的足,一進樓熱氣撲面而來,上幾步樓梯竟然有點熱了,張興明脫下大衣抱在手里慢騰騰的往上爬。
說了會閑話,苗麗和大姐又各自忙上了,張興明也回辦公室開始做農行的實驗計劃,其實也沒啥,就是把后世的商業銀行網點建設服務理念啥的提前整出來而已,再加上點符合這個時代特點的東西就完活了。
主要是把保安及運鈔這兩件事弄進去,還要弄的很重要,這樣以后自己的安保公司才能迅速站住腳不是。
首先分析了中國內地經濟形勢的變化及大勢,結合了一大堆的中央各種政策,借用了偉人南巡的講話,然后闡述了當前民間市場及商業的變化及前景,說明了銀行商業化的必然性。
然后就說了一大堆如何趁此時間搶占民間資金市場,最大程度的獲得民間經營者支持的方法和好處,到此筆鋒一轉,談起了內外安保的必要性及好處。
張興明從安保公司的建立,招聘,訓練,場地,住宿,武器配置,日常費用,人工成本,運鈔車的購置成本以及保養維護,作息時間,輪換等方面開始寫起,著重強調了專業的重要性,接著就是一大堆帶來的好處和社會影響。
最后是雇傭和自建的對比,那肯定是雇傭好啊,你想啊,這么復雜的事,這么大的成本,銀行省了呀,再說了,如果是自建的,被搶了是銀行自家的事,可是雇傭就不同了,像舊時的鏢局一樣,貨丟了得賠啊,這就叫負成本率轉移。
花了二個多小時的時間,洋洋灑灑幾萬字的銀行商業化試點計劃完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張興明對自己的動筆能力表示滿意,臭屁的喝了一口茶,隨手點了一根煙,剛點著就被進來的大姐看到了,過來搶過去掐了,然后就是一頓教育,頭上被捶了幾個包包后老實認罪。
其實在那個時候,銀行有很大的自主權的,那時候國內還沒有vi系統的概念,各個市都是自己的一套,李行長這邊完全就可以做主在杯溪弄張興明這一套,但張興明的目標不是杯溪,只是這邊順手而已。
他要拿的是省行的態度,要全省的合作,這樣才夠影響,才會被其他銀行認同,才會把這種模式正常化,做大做強,要知道國內的政治氣候,這東西一旦形成了規模,再改就費勁了,那就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