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好學生,只是因為地域人文等等原因產生了巨大的差異,無數人被埋沒了,只能渾渾噩噩的過完一生。
簽了捐建合同,簽下香崗恒生200萬元港幣的支票,郭永紅同學就拿到了南開中學初中部的入學通知函。
學校是住宿的,但是考慮到吃飯以及假期的安排,張興明又委托李副校長幫忙在學校附近買個院子,李副校長領著他們幾個直奔居委會。
這個年代還沒有房產中介,或者說這個年代還沒有私人的住房買賣,一般房主想賣房都會委托給居委會,就是沒人住的空房子也可以委托居委會幫著看護照顧。到了居委會,果然有賣房的,還不少,有五六家,張興明在李副校長陪同下,跟著居委會的一個大媽去看院子。
叫院子,真的是一個獨門獨戶的小院,不是京城那種寬大的四合院,但也是有院子的。
最后張興明看中了一套占地有300多個平方的院子,除了二層的正房外還有個西廂,一共有大小六間臥室,一個廚房,一個庫房,廁所一二樓都有,房主要價是三萬塊。
張興明里外上下看了一圈,房子整體修茸的還可以,瓦換過,木頭的部位大部分都經過修護加固,漆面一看就是新的。不過三萬塊的叫價有點高了,一半還差不多,就和居委會人講了下。
居委會的人解釋說這房子房主是打算自用的,半年前才重新修整的,然后不知道為什么就一直空在了這里,5月底的時候房主回來托付給居委會賣掉。
屋里床和家具都是請老師付新打的,還沒用過,衛生間廚房也改造了,上下水很方便,二樓還裝了個抽水馬桶,然后居委會的人就手舞足蹈的給張興明講做這個下水當初是怎么的花錢費力,挖下水管道就挖了多遠埋管修路就花費了多少,巴啦巴啦巴啦。
最后還是三萬塊錢成交,一分錢也沒講下來。
房子的證件就在居委會,居委會大媽非常熱情,看來和原業主關系也是相當好,張羅著一樣一樣把手續表格弄了一遍,又領著幾個人到房產管理所,找了熟人,因為買賣雙方目的明確現金交易,當時就給蓋了章出了證明,這套院子就歸了南開中學了。
然后幾個人告別了熱情的居委會大媽,回到南開,李副校長給張興明開具了贈送證明因為感謝香港愛國商人對南開中學的捐助,特將學校名下老宅一處回贈給香港愛國商人張興明,已示友誼長存之類的,蓋了章,這套院子才真正歸張興明所有了。
之所以繞這么大個圈,主要是因為外國人在國內不準買房,而且80年代都是福利房,私人買房很麻煩,國家就沒有政策支持,辦理起來需要耗的時間就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的,你上網查查看,到2010年以后,80年代住房的產權問題到處都是。
處理好了房子,告別了李副校長,派了一臺車去巴渝飯店辦理退房,順便去接到政府聯絡的幾個人后,張興明拉著郭永紅再回到院子里,再看這房子,感覺都不一樣了。再次麻煩居委會大媽,找了幾個人來對院子進行了清潔和簡單維護,換了鎖,又跑到商場去采購了一圈,把被子啥的日用品買全,采購了灶具餐具,就直接入住了。
解放碑到解放軍劇院也就是百十米距離,幾步路就到了,這個時候劇院在這片絕對是高大上的建筑,非常顯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