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明說“二哥去巴渝了,還沒回來呢。我啥時候貓著了啊只不過二哥是大人嘛,比我方便。”
“巴渝那邊也開始搞了投了多少”
“馬上開始了,我回來的時候已經在平地了,二哥過去只是協商一下具體細節,簽合同安排工程。差不多要投十億吧,圖紙預算還沒出來呢。”
叢書記點點頭,說“有好事多琢磨琢磨咱本溪,先把咱這弄好了,你出去也有面子,對不”
張興明笑著說“我也想啊,可是咱這好地全讓廠子占了,咋弄啊修修補補也沒啥意義。當然,有了好項目肯定先緊著咱這,這你放一百二十個心。其實我想過把西墳和北墳還有南地那幾片都改造一下的,可是現在不是時候,得等幾年。”
本溪這里是大山區,一點平溜地方全都建了工廠了,人就只能往山上住,又因為東北冬天大雪,不能像巴渝一樣依山而建,必須把山鏟平,所以城市發展很慢,一直是個難題,沒電梯的樓房都建到十幾層了。
張興明說的那幾片是市里居住最密集的幾個棚戶區,居民自己搭建的各種建筑把整個片區擠得滿滿的,別說消防車,自行車進去都得推著,不但臟亂,隱患也非常大。
叢書記馬上變得很嚴肅,問“為什么不是時候”
張興明說“我投資得掙錢吧最起碼得回本吧可是現在的老百姓手里有錢嗎等等吧,再有個五六年就可以試試了。我沒想過靠弄房子掙錢,能回本就行,真的。”
叢書記默默點了點頭,點了根煙,做為一市之父母,他是真希望這個地方快點好起來,富起來,美麗起來的。
咳了一聲,從書記說“非法持槍的事只此一次啊,你膽子太大了,明知道現在亂為什么不在身邊配上保衛你的安保公司是白開的連你這個老板的安全也保證不了還需要你一個半大孩子隨身帶槍打仗”
張興明撓撓頭,陪著笑說“這不是沒想到嘛,以后不會了,真的。”
叢書記說“你現在不是普通人了,要曉得保護自己,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你要是出點事,從本溪垮到奉天,現在又加個巴渝,幾萬人靠你吃飯呢。你這孩子挺精挺靈的,沒想到在這讓人操心。”
張興明有點感動,說“放心吧,以后真不會了,以前沒想那么多。我保證。”
叢書記點點頭,說“找你有三件事,一是市委和政府的小區交接儀式,希望你露個臉,必竟這是你的家鄉,大家認識一下,以后都方便。即然你決定參加了這事就不說了。
第二是你遇搶的事,聽說后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當時我在省里開會,沈書記也得到了報告,也是出了一身汗,省廳王廳長還習里糊涂的挨了一頓訓,你說你多任性,聽說你要建汽車廠,沈書記把地都批給你了是吧等著去奉天挨罵吧。”
張興明訕笑了一下,說“不是批給我,是奉天政府用土地入股。”
叢書記點點頭,說“第三就是你提出的公安系統的建議,我想當面聽你詳細說說,你小子腦袋里道道多,不逼你總要留一手。改變社會環境,公安這邊由其重要,我和老李也急白了頭發,你這次可不許偷懶,這是正事,大事,伯伯請你重視一些。”
張興明從兜里掏出還沒捂熱的顧問證往叢書記面前一放,說“你說晚了,我已經上套了,還是自己鉆進去的。”
叢書記哦了一聲,拿起顧問證翻了翻,哈哈笑起來,說“好,好事,老李辦了件漂亮事啊。”把證件扔給張興明,說“反正來了,說說吧,我心里也有個數。”
這個時期的政府辦公條件都很簡陋,也很開放,隨便一個老百姓都能進來直接找到市長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