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是幾排小高層,頂上兩層是躍式結構,下面是三室兩衛的普通住宅。
小高層后面是幾幢聯排洋房,上下三層躍式,這是給高級領導的,和前面小高屋之間用花圃隔開,兩邊還有幾幢電梯高層。
最中間是單門單戶,是書記和市長家,也就是一號樓,兩家大門各在一邊,中間隔著花壇,有十幾米遠,然后兩邊都是單門雙戶,依次排開。
這時候,已經在一號大門里鋪了紅毯,弄了個主席臺,來的人不少,有二十幾個,都是各行局的一二把手,湊在一起說著話,張興明一個也不認識。
這年頭,有頭有臉的人物都集中在政府和企業,偏偏這兩種地方的人是曝光率最低的,所以沒進圈子,想結識他們很難,所以這個年代二串子多靠信息賺錢,許多人專吃這口飯。
張興明背著皮包,慢慢騰騰的進了院子,晃到主席臺這里,田秘書眼尖,幾步就跑過來打招呼“小張先生。”
張興明四下看了看問“田哥,以后叫我二明吧,弄的太生份了。叢書記還沒到啊”
田秘書說“還沒有,快了,定的是九點二十,肯定提前到。那邊張市長在,要不要先去聊幾句”
張興明往那邊看了一眼,有三四個西裝格履的站在一起小聲說話,搖了搖頭,說“我先在這站一會吧,一會叢書記來了再說,你去忙吧。”85年,西裝已經在政府工作人員之間流行了。
其實過去說句話到是無所謂,但是田秘書這個身份給雙方作這個介紹不太好。一是他是書記的人,二嘛,他還沒這個資格。
其實張興明一到張市長就注意到了,雖然兩個人一直沒打過交道,但張市長和二哥是經常碰面的,對張興明也算了解,而且張興明到叢書記辦公室去過幾趟,他也遠遠的看見過,只是兩個人陰錯陽差,總是沒能直接碰到一起說說話。
過了十幾分鐘,叢書記坐著一輛上海來到小區,下了車直接奔張興明走過來,說“來的早啊,我還以為你會遲到,聽說你上學經常遲到早退嘛。哈哈。”
張興明一臉黑線。
走近了,叢書記伸手和張興明握了一下,說“房子昨天我進去看了,真是謝謝你了,確實是用了心的,不會賠錢吧”
張興明說“我是商人,怎么可能賠錢,不過沒掙是真的,里面衛生間的成本整高了。”
叢書記點點頭,說“張市長和聞主席都很滿意,就是,會不會太奢華了我看比咱們省領導的住宅都高出不少了。”其實也就是后世普通家庭的水準,但在這個年代,這就是豪華。
張興明說“放心吧叢書記,這一片建起來,哪家也不比你們這里差,你們和老百姓住著一樣的房子,誰能說啥咱們市會越來越好的,遠的地方不說,就市中心這塊,幾年時間就會繁華起來。不要忘了,等這邊竣工以后,只要一年時間,幾萬個家庭會富裕起來,到時咱們就有了開發的基礎了。”
叢書記笑起來,很開心的那種,說“對,你說的對,咱們本溪人馬上就要富起來了,咱們本溪會越來越好,走,你還沒和張市長著過面吧我給你介紹一下。”
張興明跟著叢書記走到張市長這邊幾個人面前。
叢書記指著張興明說“老張,這可是你的本家。”
張市長沒等叢書記把話說完,已經笑著伸出了手,說“當然知道,早就想認識一下了,可惜小張先生一直沒給我機會啊。你好,小張先生。”
張興明伸手和張市長握在一起,張市長的手很暖,而且有力。
張市長也是從本鋼走出來的大領導,從普通職工一級一級干上來,坐上了一市之父母的寶座。
話說在那個年代,大學生是真的出校自帶光環,到哪里都有出頭之日,哪像后世,大學就是個商業機構,特大型托兒所,只管收錢而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