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兩個多小時,一群人才意猶未盡的走出房間,一邊走一邊熱烈的議論著。
不知道李局長那邊有什么事,在人群里張興明沒看到他。
張興明一直陪在叢書記身邊,這時候低聲對叢書記說“昨天在兒童樂園又打架了,我差點挨了一刀。”
叢書記猛的扭頭上下看了看他,說“沒傷著吧”
張興明說“差一點,劃破點皮,幸虧李局長給我配了槍,要不,不好說。”
叢書記說“嚴懲,一定嚴懲,這事我給你做主。”
張興明說“叢伯伯,我跟你說這個可不是讓你給我做主的,李局那邊肯定不會放過他們嘛。我的意思是,現在社會環境亂,其實,是這種待業青年太多了,除了混,他們沒事干啊。”
叢書記點了點頭,說“頭疼啊,待業問題實在是個大問題,你那邊前前后后招了上千人了吧說起來還要感謝你。可是杯水車薪哪,咱們市現在,適齡待業青年至少幾千,各個企業下面更多,不好辦,我們一直在想辦法解決,但是需要時間。
很多廠,包括你們選礦廠,這兩年起了多少小廠大集體小集體上了一個又一個,還不是治標不治本,沒活干,工資低,有的甚至根本發不出工資,人最后還是回到社會上來。市里一直在研究辦法,這已經是我們的主要工作了。”
在83年到90年這七年時間里,本鋼下面增建了差不多有一百多個福利性質的小廠。
幾乎全部是因為待業青年問題硬上的,這些小廠沒項目沒技術,都是靠著大廠硬賴著喝點湯,成為大廠的重負,就算這樣也不能全部保證工資的正常發放,到93年左右,這些廠子紛紛破產倒閉。
同時倒閉的,還有無數個家庭的希望,使一些本來在溫飽線上的家庭陷入了困境。
張興明說“我以前不是小嘛,一是不太懂事,二是也不太敢出來露面,必竟咱們內地還是要講年紀的,這次是我二哥在巴渝回不來,我也只好硬著頭皮過來,張市長你不會真挑我理了吧”
張市長爽朗的笑起來,說“怎么可能,咱們共產黨可不是看年紀做事情,年輕的高級領導中央也不在少數,只要有作為,我們就會讓你發光發熱,如果咱們的年輕人都像小張先生你一樣早早就能為國家人民做出這么大的貢獻,我寧可回家,把位置讓給年輕人,你們才是希望嘛。”
張興明跟著笑了笑,舔了舔嘴唇,張市長這話說的,沒法往下接啊。
叢書記在一邊說“時候不早了,老張,咱們先做事吧,今天認識了,說話的機會有的是,你可以把小張約到你辦公室慢慢談嘛。”
張市長說“好,先做事,哎呀,不敢想啊,這么好的房子,還得感謝小張你啊。”
張興明搖搖頭,說“政府花錢買的,可用不著感謝我,你們可是大客戶,還希望以后多多照顧生意呢。”
張市長笑著拍了拍張興明的肩膀,說“走,咱們過去吧,你也上臺講幾句”
張興明把腦袋搖的像撥浪鼓一樣,說“可別,張叔叔,饒了我吧,我今天就是來代表一下。”
張市長也沒強求,必竟張興明年紀是太小了點,上臺有點有倫不類的。
書記和市長兩個人站到主席臺上,先后進行了幾分鐘的講話,表達了對城市發展的信心和展望,贊揚了一下香港同胞為祖國事業添磚加瓦的行為,然后講了一下房子的產權歸屬及分配方案,全體鼓掌,兩個人先后下了臺。
然后就是一大群人涌進小區內,實景參觀。
這時候,國內的住宅情況真的很差,包括首都和上海,都是后世人無法想像的。
進了小區,張興明這邊有專人引路講解,一路走下來,漫步在花園式的庭院里,聽著介紹,所有人都興奮的不停的笑著。
等進了樓里,更是一片不停的哇聲,這時代的人,說實話真是太土了,許多東西都沒聽過沒見過,可就是這樣一群土貨,領著老百姓創造出了奇跡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