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問“坐的飛機呀”
張興明點點頭“嗯,火車太遭罪了,要不是人太多了,就都叫他們坐飛機。”
老媽站直身子想了想,說“那晚上整點啥呀那邊吃不著家里這些吧”張興明點頭,老媽說“那可得好好弄幾樣佩玲愛吃的,這一年多了,孩子得饞完了饞的。
不洗了,嫂子咱倆去弄菜,包餃子。”邊說邊擦手往外走,孫娘就跟在老媽后邊,一起出去了。
蘭姐左右瞅瞅,說“這些咋整啊”
張興明挽起衣服袖說“我整唄,來,洗好的晾上,沒洗的就先放那吧,我說你們從哪整這么多東西洗啊咱剛搬進來吧”
蘭姐彎腰去拿盆,說“這不方便嘛,正好換季,該洗的不該洗的拆吧拆吧就這么些了唄。”
兩人把洗好的用盆端著,晾在樓后的晾衣架上。
一邊晾張興明一邊說“看來目前最緊迫的事,是找保姆啊,這些零碎活得有人干哪。”
蘭姐使勁抖著衣服,往衣架上搭,說“還要找保姆啊你媽讓啊”
張興明說“不讓也得讓啊,這么大個地方,咱兩家一天得多少活大伙平時一忙,誰干哪我姥和孫娘啊”
蘭姐就樂,說“等你姥和我媽干可得了,那肯定得越干活越多。”
張興明問“你那個大李啥時候來呀”
蘭姐說“咋的你還著上急了。”
張興明說“我不得回南墳上學嘛,晚幾天我就得回去了,定下來啥時候辦沒得提前和我說。”
蘭姐踮著腳掛衣服,她個子不太高“我想著是快點,反正就是那么回事唄,你家我嬸說要明年五一,五一能行不到時候這頭不得忙啊我就想著萬一到時候這邊再忙起來走不開可咋整”
菜市場就是一條街道,兩邊裝個大鐵門,賣菜賣肉的全都露天支個攤子,買東西的挎個筐子東看看西瞅瞅,叫賣聲不絕于耳。
里面夾著很多小吃攤,油條煎餅包子豬頭肉驢打滾韭菜盒子春餅油餅豆腐腦,各種香腸鹵肉咸雞鴨蛋,炸雜魚炸丸子,肉丸子菜丸子豆腐丸子煎丸子,炸刀魚,各種香味飄散在空氣中,讓人聞了食指大動。
這個時代可沒有什么地溝油蘇丹紅這樣那樣的添加劑,所有東西都是真正好玩藝,一般都是一家人在這邊現做現賣,貨真價實,也沒有偷工減料的,競爭全靠味道和質量。
郭堡那邊人口少,市場也小,賣東西的人也少,沒幾樣小吃,到了這張興明可是被饞著了,這個要點那個買點,和老爸兩個一邊走一邊捧著吃。
轉了一大圈,爺倆拎著買的肉、菜回到院子里,老媽和孫娘蘭姐正在洗衣服,小平姐不知道跑哪玩去了。
洗衣房就建在樓后側腰上,三間大屋子,本來張興明是準備在這弄個鍋爐房的,結果政府那邊弄了個大鍋爐,這邊就不需要了。
把肉和菜放進冰箱,張興明打電話,讓采購那邊給送點飲料雪糕啤酒米面調料這些東西過來。
平時可以自己去買,當溜達了,可是這會兒剛搬進來,什么都要,人又多,自己去買就太累了,不值當,那邊每天要給食堂采買,順便就帶過來了。
本溪這個地方,是79年開始有啤酒賣的,一開始是散裝,要拿家什兒去裝,一般就是一個暖壺,打一壺一塊錢,后來83年開始出來瓶裝的,跟汽水一樣,喝完要退瓶,一個瓶子押金五毛。
本溪本地啤酒是龍山泉牌,水質的關系,很好喝,可惜沒做大,后來被雪花收購了。
本溪這時期就已經沒有卷煙廠了,也不知道為什么,當年產的龍女獻寶煙也從來沒在市面上見到過。本地賣的全是外地煙,混葉,橋牌,炮臺,長廊,蝴蝶泉,茶花,古瓷,地震儀,大生產,太多了。
放下電話靠在沙發上緩緩腿,這一大圈連吃帶逛的可沒少走路。
b機響了起來,因為上學,他平時都是把b機放在包里,到了學校就改成震動的。
看看號,是沈陽那邊的號碼,拿起電話撥了回去。
“喂,誰打傳呼”
“是二明不”
“嗯,誰呀”
“我苗麗。那啥,剛才二姐來電話了,她們晚上到,坐的飛機,我這邊安排車去接去,我就問問你來不還是怎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