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這會兒已經有雞絨和鴨絨制品了,浙江義烏一帶的雞毛換糖就是從這個年代初開始的,那邊現在各種手工制品,塑料制品,玩具已經形成規模了,其他地區還在睡覺。
像不起眼的鈕扣,完全被義烏人壟斷掉了,全國市場。一顆扣子從幾分錢到幾塊錢,沒有人重視過這個東西,但是它成就了好些個90年代的千萬富翁。
江西九江有個老人,在05年的時候,給四個兒子每人買了一套房子,安排結婚,花了九十幾萬。他這輩子也沒做過大生意,就是擺了一個攤子,賣了一輩子鈕扣。
國內真正流行鴨絨被和什么真絲啊,真空棉啊,全是90年代的事,這會兒東北全是棉被,真材實料的棉花彈的被芯,外面縫上純棉布料的被里被面。
這時候連被套都沒開始流行,更別說什么四件套八件套了。
被子蓋久了,就把被里被面拆下來洗,然后重新縫上,縫一鋪被子得一整天,還得是針線活做的好的。
那時候洗被里被面要漿,也不知道是什么原理,就是洗干凈以后,在盆里用熱水攪淀粉,不能太濃,然后把洗好的被里和被面放在里面投,讓布料掛漿,然后再晾。
干了以后有點硬梆梆的,很有型,等蓋幾天又軟了。
一直到90年代,才開始流行被子外面再套一層被罩,一開始是四邊縫死,中間留著一個菱形的洞,被子裝在里面,中間就露一塊,那時候好些人家為了好看,特意在被子的那個部分縫一塊花布。
再后來,這種被罩就被淘汰了,太丑,開始流行邊上開口的。
從最開始的敞著,到綁繩,再到拉鏈,再到隱形拉鏈,就是現在這樣的了。
“這是被啊真好看。”丫蛋看著大姐手里的鴨絨被,眼睛已經變成星形的了,想摸又不敢摸的樣子。
“這個行不”大姐問張興明。
張興明摸了摸,說“暖和就行,這個沒有棉被那么實,剛開始不習慣會感覺透風,拿厚點的。”
大姐就去重新拿過。
選好床上用的,再去選衣服。
小丫頭應該是第一次進到商場里面,緊緊的拉著大姐和張興明的手,大眼睛四處看著,眼神里全是驚嘆,驚奇,還有忐忑。
大姐不停的拿件衣服問她“這個喜歡不”“這個好看不”“這個要不”
小丫頭就是點頭,點頭,搖頭。
張興明對大姐說“你可別問她了,覺得行的就拿來試吧,合適就行。先拿些現穿的,過兩天估計我媽還得領她來看。”
大姐就不再問丫蛋,看好就讓店員拿出來給丫蛋試。
結果最后衣服褲子鞋內衣什么的,拿了一堆,連被子一起塞到車里,張興明只好讓車先回家一次,把這些送回去。
如果不是張興明擋著,一車能不能裝得下還是個問題,張興明覺得大姐完全像是在弄孩似的,什么都想給搬家里去。
到了家,讓老媽給丫蛋洗個澡,把全身換成新的,以新的形像去新的學校,也算是開始她的新生活。她們洗澡的工夫,張興明把拿回來的東西給搬到丫蛋屋里,該擺的擺,該掛的掛。
前文說過,這個年代,東北洗澡不是太方便,而農民根本就沒地方洗。
等張興明把屋里收拾差不多了,來到樓下,澡還沒洗完。
足足一個半小時,嶄新的楊彩依同學才從衛生間出來,老媽明顯有點累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