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明拎著菜又逛了幾分鐘,又買了點魚,雞蛋家里有。
最后又買了點排骨和肉,拎著到了派出所這邊,把東西放到后備廂里,進派出所里洗了手,去學校上課。
這個時代菜場上賣的豬肉大部分都是農戶自家養的,豬肉販子收上來自己殺了賣,喂飼料的還比較少。
農戶也舍不得給豬喂飼料,很貴的,這個時期的飼料也是真的。
好豬肉的膘是硬的,油抹在手上洗都洗不凈,不像后世那肉都軟了咕嘰的,蹭手上的所謂豬油用手紙擦一下就差不多了干凈了。
但是這時候養豬的確實沒有后世的掙錢,豬要一年多才出欄,成本太高,不像后世那些,三二個月就可以殺了賣了,弄的養豬的賣肉的都不吃豬肉,他們就不敢吃,只有我無敵大百姓,啥都吃的杠香。
國內的速生豬是從87年底開始發芽的,當時美國農業部向中國推廣一種瘦肉型激素豬,飼養周期為六個月左右,比本土豬短了一半多。
經過國家的宣傳推廣,很快這種豬就在中國大地上落地生根了。
也因為速生豬的推廣飼養,國內的激素飼料行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然后國人大膽創新,不斷“改良”,很快國內激素飼料的配方和效果就超美趕歐,原生豬漸漸消失在了老百姓的餐桌上。
豬,牛,羊,漸漸都換了。不知道為什么在中國人心里,只要是外國的東西就肯定比咱自己的東西好。
狗也是,養土狗就是低氣,養個外國狗就牛逼,可是外國狗不也就是外國的土狗嗎
中國土狗又被稱為守山犬,是真正能護家戰斗的狗,也是世界上最忠誠的狗,更是全世界在主人眼里最沒地位的狗,幾乎所有土狗都是在半被虐中長大的。
中國人很有意思,外國的東西就都是好東西,外國人說好的東西就肯定是好東西,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無私的國際信念啊。
然而只要是中國的,外國人都會視而不見,永遠不會承認這個是好的,因為他們認為這個沒必要讓中國人自己知道。
外國人不說,中國人就真不知道或裝著不知道,這個時候人人都是乖寶寶。
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展出過一枚勛章和一個項圈,它們的主人“朱迪”是二戰中唯一被日本人登記為戰俘的狗,在戰俘營里舍生忘死的陪著主人,救了很多人,二戰結束后它被授勛。
但是這條狗沒有照片沒有雕像沒有詳細介紹,這不奇怪嗎不奇怪,因為它是一條中華田園犬。
中國純種的東西能存活到現在的,除了生命力頑強的土狗,幾乎已經沒什么了。
東北大豆國內已經絕種,豬牛羊,各種蔬菜糧食,樹種,水果,我們還有多少在政府和一些名人義士不明原因的吹捧和鼓勵之下,中華大地生長的全是美日的轉基因產品。
而在這些產品的母國,它們是被限制使用的,或是不允許上市銷售的。這些就沒人宣傳了,真不是不宣傳,是沒注意,對,一時粗心而已。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超市里用的保鮮膜,粘粘的,很有韌性,全是日韓進口貨,好不高大上不
它們在日韓是違禁品,不準上市,如果像國內這樣包裝食品蔬菜是要做牢的。
下午第一節課不是語文,張興明就悄悄在桌子下面看。
這是他一上輩子初中三年最常干的事情了,那時候經常在租書店看忘了時間,結果想起來前天都黑了,回家挨頓揍。
他的記憶力相當不錯,主要原因就是注意力很容易集中,他在做一件事,比如看書的時候,會忘記一切,包括身邊人說話他都聽不到。
“張興明。張興明。”同桌用手捅了捅他,沒反應,然后就掐了一把,張興明“啊哦”一聲跳了起來,掐狠了,同桌紅著臉趴在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