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油印,說簡單是真簡單,就是在蠟紙上用鐵筆寫,然后把蠟紙鋪在油印機的網布上,下面放上白紙,合實后,用沾了油墨的滾筒來回滾動兩下,讓油墨在壓力作用下順著鐵筆的劃痕滲透下去,在白紙表面形成文字。
但是這東西其實真不好弄。
一是排版,這個是沒有辦法試的,寫了就不能改了,錯了就只能重寫一張,所以要在腦子里規劃好。
二是刻的力量,輕了油墨下不去,要么就斷斷續續的,要么就看不清楚,重了墨下太多,印出來一塊一塊的,根本不能用,而且刻重了蠟紙不經印,幾次就爛了。
三是油墨滾動的次數和力量,要正好能保證印好,不多墨,這樣印出來的卷紙干凈好看,力量也不能大了小了,小了印不清,大了還是那樣,浸墨,卷就印臟了,不能用了。
張興明把所有試題瀏覽了一遍,大根合計了一下,心里就有了數,拿起筆開始刻。
刻這個下面要墊上硬而且光滑的板子什么的,不過這個時期不管是學校還是企業政府都流行在辦公桌上壓一大塊玻璃,下面壓上好看的布,或者畫和照片。
先拿鐵筆在蠟紙邊角上試了試筆鋒,然后開始照著試題往蠟紙上寫。
姓名班級學號,劃個計分表,然后開始寫試題,填空,改錯,填詞造句,詞語配對,課文分析,詩詞背誦,文言文翻譯,最后一道作文。這種堂考試卷是不用留寫作文的空白的,只要寫上試題就好,到時候學生拿作文本寫了交上來就可以。
不同的筆觸和寫感會形成一種相對固定的模式,就像有人平時用鋼筆喜歡寫行楷,但是一拿起毛筆就會寫隸書一樣。
拿起鐵筆在蠟紙上寫下第一筆,張興明就進入了仿宋狀態。
說實話仿宋體是最不適合書寫的,要求高,筆劃重,書寫速度慢,如果是正常寫字,寫幾百個字手就累抽筋了,當然,指的是極其標準的書寫格式。
不過用仿宋來雕刻板和蠟紙卻是很好用的,一是印出來干凈好看,不容易浸墨,二是筆劃的輕重深淺幾乎相等,不會出現深淺不一的結果,三是全是直筆,劃破蠟紙的機率大大降低。
“咦小張興明,嘎哈呢這么認真”邊老師進了辦公室,看到張興明在這埋頭奮戰,走了過來。
站在邊上看了一會兒,邊老師抬手在張興明后腦上撫了一下,說“哎呀,這字寫的,太漂亮了,你們老師的命真好啊,啥事都有人幫著干好,完事別扔,給我也印點啊,刻的真好。”
趙老師端著茶缸走進來“說啥呢啥玩藝那么好”
邊老師指了指張興明,說“小張興明幫王小麗刻卷紙呢,哎呀媽呀,弄的比咱們弄的都好,趙老師你來看看,這一筆宋字,和鉛印的似的。”
趙老師走過來,扶了扶眼鏡,俯下身子仔細看了看,又伸手掀起來一角看了看背面,點了點頭,說“真好,是好,力道真均,這個起碼能印出四五百張來,算了,全年組都考一下這張卷得了,張興明,一會兒直接按班印出來,行不給你免考。”
蠟紙雕版的壽命極短,一般刻一張出來,印個幾十上百張就爛了不能用了,因為大部分人用力都不可能太勻,印幾十張用力大的地方就開始漏墨了。
張興明一腦袋黑線都淌到桌子上了,默默的寫好手頭的字,停下來抬頭看著趙老師說“趙老師,全年級四百多人,那我還上課不了”
趙老師伸手拍了他一下,笑著說“不用上課你還不高興啊,我看你就是懶,這么的,老師給你做主,你幫著印卷子,然后期末考試之前你就不用上語文課堂考了,咋樣”
張興明扭頭看著趙老師,睜大了眼睛問“真的你說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