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課肯定是成功的,上一世張興明也沒少干這事,學生對其他學生來講課是很新奇的,而且對自己也有機會上臺講課充滿了想法,自然而然學習就上心了,至于成績提高多少那是天份問題,反正興趣拉起來了就算是成功了。
于是張興明就如愿的換來了自己的假期,可以不用每天面對堂考試卷,可以去做點別的事了。
東北那時候結婚講究比較多,不過大姐是女方,沒那么多事。
頭天晚上,所有家里人親屬好朋友就都聚到了南墳孫家房子里,當然,張興明家和那家也都被擠滿了,連樓上樓下能擠的也都求著安排上了人。
迎親的車隊和廚師小工連著肉菜煙酒啥的已經提前到李春波家去了,他家在山里,直線沒多遠,但跑車要繞個大圈,有近二十公里了。
在東北這大冬天的結婚還是挺考驗人的,遭罪啊,而且還要跑山里,大雪蓋的河和道路都分不清,幸好河面啥的全凍上了,也跑不出事。
為了車隊能進去,張興明求了趙三,讓選礦廠的三臺貨車幫著拉東西,從主公路到李家來回跑了好幾個來回,才算把這條跑趟開,要不轎車都進不去。
頭一天晚上女方家里沒什么事,就是說話,被啊啥的娘家要給的東西是早早就準備好了的,四大件也不用,說好了結完婚就搬市里,親屬朋友也通知了。
剩下的東西就全是婆家準備,包括新盆啥的。
大伙主要聚在張興明和孫家屋里鬧哄,男的打牌,女的圍在一起說閑話,不時的哄堂大笑起來,過了十二點,有些不能熬的就隨便找個地方擠一下就睡了,能熬的就準備通宵,這個時代沒有娛樂,誰家里大事小情的就算大項目了。
李家這邊也是一樣的熱鬧。
屋里屋外燈火通明,左鄰右舍三親六顧全也是提前兩三天就聚在這里,幫著準備東西物件和吃食。
頭天用粗大的樹干挑著苫布搭起來的廚房就開始忙活起來,蒸的煮的炸的全要準備好。
灶就是用磚砌的,三個灶眼里燒著焦炭,離近了點烤的臉上直冒油。
那個時候,東北婚禮的主菜是雞、魚、肘子、扣肉還有大蝦。
雞要上整只,一般有香酥和澆汁兩種做法,香酥要選仔雞,加料蒸熟后用手揉捏去骨,然后裹上酥庫下油炸,炸完直接上桌,吃起來香酥爽口。
澆汁雞用的雞要大些,加料煮熟,然后撈出瀝干,碼盤里澆上咸汁。
魚要整條,也是澆汁,有咸口和糖醋兩種做法,咸口的澆汁魚魚是用湯汁煮出來的,撈出來裝盤以后再澆上咸汁,一般兩條一盤。糖醋的澆汁魚魚是改刀后用油炸熟,立在盤子里,澆上糖醋汁,一條一盤,用的魚要大些。
肘子也是整的,同樣澆汁,不過是紅燒汁。先把清洗好的肘子煮熟,然后撈出來去骨,從里面切花刀,保持外皮的完整,然后碼在碗里上屜蒸,蒸好了以后扣到盤子里,澆咸汁。
扣肉就是五花三層的腰肋肉,把皮燒燙成焦黃色,然后整條煮熟,撈出來切成大片,碼在碗里上屜蒸,蒸透了以后扣到盤子里,澆上咸汁,不像南方要配上梅菜啥的,東北這里就是肉。
大蝦的吃法就多了,炸的蒸的煮的澆汁的,可以當涼菜,也可以做熱菜。
婚禮用的咸汁里面要加蔥絲胡蘿卜絲青椒絲香菜段,攪出來里面紅紅綠綠的看著就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