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門聲響起,駐京辦的一個服務人員進來,在張興明耳邊說“張部長,有幾個香港人,說是什么律師,你看。”
張興明站起來,對王臺說“王臺你先和二哥坐一會兒,我這邊處理點事情。”
王臺點點頭,說“行,該說的都說了,你忙吧,我坐一會兒就回去了。”
張興明說“沒事,我本部那邊的律師團隊,這不是要和你們簽約嘛,可能是有事要和我商量一下,你再坐會吧,一會就在這一起對付一口,正好我這邊把計劃做出來你給看看。”
王臺長點點頭,說“行,你去吧,我和孫總嘮嗑。”
張興明出來和律師團隊見了面,一共三個人,一個大律師帶著二個副手,這個時期還沒有后世那樣的動轍十幾二十人的律師團,這個時候的法津法規相對還比較簡單。
大律師姓胡,名字叫比特,是個中英混血兒,是香港知名大狀鐘佩林的學生。
我們經常能從電視或電影上看到大律師很牛的樣子,覺得肯定比律師高級才能叫大律師,其實不是,香港法律中,大律師是指訴訟律師,而律師是指事務律師,和國內完全不同,沒有高低之分。
胡比特把姿態擺的很低,雙手握住張興明的右手,用繞舌的普通話表達了對張興明的敬仰之情,把資本主義社會金錢至上的標準發揮的淋漓盡至。
客套了幾句,雙方落座,胡大律馬上就換了一副嚴肅面孔,從助手手里接過文件資料交給張興明,把自己幾天的調查情況以及分析述說了一遍,還提出了一些建議,這讓張興明非常滿意,不怕你愛錢,就怕你愛錢還不能做事。
時間進入86年,張興明已經在考慮進入新聞媒體行業了,同央視的合作只是一步試路石,香港才是建立基礎的目的的。
試看后世,無論哪個行業,那些大腕巨富們,哪個手里不握著幾十家媒體的股權,用來保證自己社會信息的正面性和可控性。
香港是打開這個大門最好的途徑。
香港因為地域關系,一直是無線播放的天下,曾經輝煌一時的有線收費電視被無線免費擠壓的難以生存,而因為狹小,香港對無線電視的牌照一直限制的非常嚴格,從60年代至今一直保持著兩張,就是邵六爺的無線tvb還有亞視兩家電視臺。
一直到91年,李澤凱才創辦了香港第一家衛星電視臺startv,星空衛視,至于鳳凰衛視那更是以后的以后的事了,是96年默克多收購了startv后,將星空衛視中文臺改組而成。
2013年,默克多賣出鳳凰衛視股份,劉長樂成為鳳凰衛視的主人。
而國內85年央視上星,通訊衛星電視技術已經成熟,之所以發展緩慢是受時代影響以及成本問題。
王臺長陷入了沉思,一時間房音內靜的可以聽到心跳聲。
足足有十多分鐘,王臺長抬頭說“合資公司讓你控股,所有條件我也同意,但是合同上必須加一條,你的衛星要給央視最少十個信道,而且是免費的,央視不出一分錢。”
張興明張著嘴巴看著王臺長,半天,直到有口水要溢出來了才閉上嘴咽了一口唾沫,說“王臺長,要不咱反過來,你給我十個信道好不錢我照投。”
王臺長哈哈一笑,說“五個,不能少了,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