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谷場,這里已經圍了不少人看熱鬧了。
東北的農村農閑時間特別長,從十月底到第二年五月初,基本上就閑著,沒有事做。
這時候麻將還沒傳過來,打撲克,誰家也沒幾個錢,賭不起來。平時也就是東家串西家的聚在一起嘮嗑,燒點開水,大伙坐著說閑話,偶爾上山獵點東西,這時候也沒有人出去掙錢,也沒地方掙。
三個司機站在車邊,一群人遠遠的圍著議論。
等張興明一家走過來,人群就沸騰起來,遠遠的就有人喊“老三哪,你回來啦”
“哎呀,這我三叔家現在這么闊啊。”
一個堡姓張的占了一多半,大部分之間都有親戚,老爸的輩份算比較高,張興明這一輩的都有六七十歲的了,他的孫子都結婚了,得管老爸喊太爺,不過開枝散葉太久,走的不是太近了。
大家鬧鬧哄哄的聲音中,張興明一家和二大爺一家走到車前,司機拉開車門,先扶著二大娘上了車,然后大家上車坐好,老爸拉開車窗對站在邊上的二大爺和興宏哥小偉哥說“那俺們就走了,這邊不用你們擔心,小宏趕緊回部隊去吧,小偉在家把家弄好,想來就坐車過來,加點小心,聽著沒”
興宏哥和小偉哥都答應了一聲,老爸對二大爺說“那邊安排好了給你來信,也不用多想啥。”
二大爺點點頭,老爸說“那就走了啊二哥,小宏,再回來去家里。”
三輛車啟動,慢慢駛離谷場,順著冰面往來路開去。
這邊車一走,那邊人就把二大爺圍住了,七嘴八舌的問。
二大爺說“俺家老三現在闊起來了,這過來接我老挎去市里治病,還給留了不少錢,現在城里是真比咱農村強了呀。”
二大爺最開始也是在城里上班的,不過那時候城里困難,吃不飽飯,爺爺心疼老二,就想方設法的把二大爺給弄回農村來分了地。只有爺爺不待見的大爺和老爸留在了城里。
這邊車離開堡子開始加速,順著國道往五叔家開去。
四道河子,屬西麻戶管的一個小村子。
五叔退伍后,就在這里安了家,事實上算是入贅。
這邊的風景比張家堡那邊要漂亮很多,山上的松樹林很少,漫山都是楓樹和柞樹,秋天的時候,紅的紫的藍的鋪滿山嶺,映照在山下的河面上,那個場景簡直美到了極點,特別是早晨的時候,山野間升起紗一樣的晨霧,把整個村莊裝飾的像一副油畫一樣。
快到四道河的時候,山和山之間出現一塊狹長的平原,公路就在平原上穿過,也在這里分叉,分別通向五叔家和大舅家。
到了四道河子,小兵按著記憶指揮著車子下了公路,拐進一條小路,顛簸著往一條寬闊的河面上走去,幸虧車上有他,要不然張興明還真不好解釋他是怎么知道五叔家的。
橫穿過冰面,河邊用小臂粗的樹干修著一排牛棚,外面散落著苞米桿,小兵喊停車,三臺車依次傍在牛棚邊上,里面的老牛慢騰騰的扭頭看了一眼,哞了一聲,又低頭吃干草去了。
大伙下車,二大娘行動不方便,就在車上沒動,小穎姐留在車上陪著她。
小兵帶著大伙拐過牛棚,往前走了有十幾米,來到一個寬大的院子前面,說“這就我五叔家。五叔,五叔,在家沒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