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青幫大佬,門徒百萬,解放后就生活在香港,這是對香港整個社會結構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近代史上歷數香港有名氣的幫派堂口,無一不是以青幫門徒自居,包括三合會,洪門,14k,新義安,和勝和以及眾多的小堂口。
三合會的歷史可以推溯到前清,是反清復明的組織天地會的一個堂口,天地會敗退后占距了香港,形成大小上千個堂口。事實上洪門也好,青幫也罷,也可以說是三合會的傳承,只不過在近代史上,青幫在與國明黨的合作中成了氣候,成為天地會正統,壓住了洪門以及其他堂口的氣勢,一家獨大。
而到了海外,洪門的勢力在所有華人中是最大的,青幫拍馬也趕不上。甚至在美國一些地方,洪門一出,黑手黨都得避讓。海外那么多的唐人街得以成為華人的家園,洪門功不可沒。
在香港包括臺灣的社團中,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就是竹聯,新義安,和勝和,14k,洪門和三合會要稍差一些,其他像和勝義,和勝堂,和安樂,和合圖之類的相對要弱小得多。咱們看看這些堂口幫派的創建者都是哪些人,就明白他們為什么那么猛了,全是國明黨在役軍官。要槍有槍,要人有人,要背景有背景,一般民間社團拿什么和人家干
到了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又有一股勢力崛起,震驚港島,那就是大圈幫,大圈是香港人對內地人的一種非正式稱呼,有點貶低的味道,但大圈幫絕對沒有貶意,其成員大部分是我軍士兵,退役現役全有,要武器有武器,要戰術有戰術,敢打敢拼,把香港一路雜兵打的落花流水。
而80年代初,越南幫和泰國幫也先后進入香港,由其是越南幫,和大圈幫的成份很相像,都是越戰戰場上下來的老兵,一樣敢拼敢打。
而從六十年代起,香港的黑幫就成為了富豪手里的工具,幾大家族都養著社團做為一股重要力量,讓整個形勢變得更加復雜起來。
這就是張興明在香港將要面對的局面和敵人。
而張興明一點也不為這些耽憂,他正站在深水灣道上興致勃勃的看著拆屋,別墅的重建開始了。
資本主義社會結構的好處就是,只要你有錢,什么事都好辦。
只用了三天時間,張興明深水灣的重建申請就批下來了,而且還加多了近萬平方尺的花園面積,接近一畝多地,這在香港來說就不是小手筆了,后來李超人老宅重建的時候,也不過是批了七千尺的綠地給他。
老郭這幾天就是不停的看地買買買,這些地皮和房屋全是歸到投資公司那邊的,也算是為投資公司增加資產。
海邊的連灘地皮只批下來一塊,這還是恒生那邊幫了大忙,香港政府對海灘的控制相當的嚴格,沒辦法,海島啊,平地太少了,優質海灘更少。
不過也沒問題,在邊角劃一塊給二哥用就行了,不影響會所的建立,雖然海灘面積只給了千多米,但往后給的空間夠大,一直劃到了山上,可以建二排山地別墅了。
可惜二哥沒看著他的海灘,吉林那邊出了些問題,二哥帶著二嫂趕回去處理。
于漢明在抽查審計的時候出現了問題,有近百萬的錢款賬目不明,那邊的會計人也找不到了,直接不知道跑哪去了。
于秀紅給二哥打的電話,在電話里已經哭的不像樣子了,相當傷心,而且還提出了辭職。這是和祥建立以來第一次風波,結果一下子就扯到了二個經理級管理,一個錢上出了問題,一個因為是親妹妹,覺得沒有臉繼續在和祥干下去了。
張興明根本沒放在心上,公司大了,越來越賺錢,不可能啥事沒有,人心之間的差異太大了,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感恩和滿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