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中國科學院。
主三樓會議室。
1986年3月9日。
關于世界高新技術發展趨勢以及國內高新技術研究發展研討會在這里舉行。
張興明來了才知道,老爺子的意思并不是讓他真的參加這個研討會,他也沒有這個資格。
讓他來的目的是,在汽車工業,材料工業以及計算機技術方面同科學院相關部門領導進行會談,看能不能借著863計劃的東風形成一系列的合作,必竟這里是中國科技的最高殿堂。
而馬上上馬的汽車廠還有計算機研究所從哪個方面說都是國內科技的頂峰了,無論最后863計劃的綱要怎么制訂,張興明這一塊的幾家企業和研究所都必定是在計劃之內的,那么無形之中,張興明就成為了國內高科技發展企業的第一,因為目前還沒有第二家。
張興明懂老爺子的意思,而且也不反對這種合作,無論政策制度怎么改變,這些把一輩子都奉獻出來了的科學家是真值得我們敬佩和景仰的。
再說技術的倒推如果能得到這些人的全力相助,那絕對不是錦上添花的事情,而是雪中送炭,這些人隨便哪一個,都是一本活教科書。
“各位爺爺,你們,能不能不這么看著我”在會議室的隔壁,張興明正和幾個白頭發老爺爺坐在一起喝茶,茶是茉莉花,茶杯是搪瓷鐵缸,掉漆的。
這時候,平公還沒有說出那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話。這些科研工作者還都是在幕后默默的耕耘著,他們很難被人理解,也不被人們所知,明明有著各種福利待遇卻甘愿食不飽腹的忙碌在實驗室里,這就是我們國家的科學先驅,不是后世那些科學騙子能玷污的。
“小張,你那個汽車廠今年確定開建確定全部自己研發自己生產你們的技術儲備夠”
張興明說“今年開建,投產的時間哪能確定啊,說實話,材料方面還有技術欠缺,正在試驗中。”
“只是材料方面嗎”
“對,只是材料方面,這方面咱們國內確實落后太多了,其實我現在心里還沒有底,就算是材料弄出來了,在哪里生產還是個問題。”
“發動機,變速箱都沒有問題了你們用的什么發動機,幾檔變速箱變速箱準備用哪種一汽技術”
“v型發動機,四缸到八缸,變速箱主要使用手自一體無極變速,當然,手動的五檔位變速箱肯定也是要上的。我們有自己的技術,一汽的,呵呵,不太合適。”
一汽走的是蘇聯的路子,太狂野,一般人真心接受不了。
“你們要建計算機研究所主要是做哪一方面研究”
“主要是存儲器這塊,當然,cu也不會放棄,這個可能還得您這里幫助,技術人員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