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這一次并不是圖騰通靈的二維碼,而是用來充值的。
吳浩在這個影界中曾經研究過圖騰到底能不能用來充值。
可惜那個時候,無論怎么掃碼,都是出現“是否接入數據連接”的界面。
這讓吳浩不禁懷疑,圖騰是不是經過了特殊的處理,已經喪失了星辰石的基本充值功能了。
現在看到這個二位碼出現,讓吳浩恍然大悟。
原來植入族地的圖騰發揮著的是圖騰的作用,可是把它起出來后,它就相當于一個大塊星辰石,可以充值了。
想到這個世界上,幾乎個個氏族都有自己的圖騰,吳浩不禁心中火熱。
要是這個世界上的收獲都是真實的,那該多好啊
當然就算是虛擬的,遇到機會吳浩也不應該放過,起碼他能夠用虛擬貨幣來充值測試一下阿氪的性能,選擇最優性價比的氪金途徑。
想到這些事情,吳浩的心思就變得活絡了起來。
按照他的理解,自己雖然和句芒氏有些淵源,但是本質上卻是來自于后世之人,對于句芒氏實在是難以產生同休戚、共存亡的認同感。
他覺得自己現在的戰斗,應該是屬于雇傭兵的性質。
就好像他和雪蓮教的關系一樣。
辦事,拿錢
但是起碼和雪蓮教,怎么收費還是有著一個模糊的界定的。可是和句芒氏,完全沒有商量過這方面的事情啊。
所以吳浩覺得應該制定一個標準。
如果沒有句芒氏的戰事,他覺得自己應該在美人懷里享受難得的溫柔呢。
這種溫柔他并不沉迷,他只是想學點經驗,以便于以后和錢寶兒相處的時候更加和諧。
吳浩這樣安慰自己。
影界的意義不就是如此么
先不管事情的意義,既然是句芒氏讓他脫離了溫柔鄉,來這里打生打死,當然不能夠沒有補償吧。
古人云,春宵一刻值千金。
就按照這個標準收費好了。
這個千金當然不能夠按照星辰界的金銀價格來計算,而是要換算成同等的購買力。
文科生吳浩很容易就算了出來。
說這話的古人應該是蘇軾,他所處的時代,一兩金能換成八到十兩銀子,一兩銀子大約是10001500文錢,上等白米的價格大約九錢五分,下等白米八錢三分。
也就是說一金就相當上千斤大米啊。
當然這只是吳浩記憶中的數據,如果和真實歷史數據有差異,說明他自己歷史沒學好,跟其他不相干的第三方無關。
按照這種方式計算,千金就是相當于百萬斤大米啊
據他所知,有戎互市的時候,句芒氏六七十斤大米就要一顆星石。
那么千金,就相當于一百萬再除以六七十的星辰石數目。
這樣一算,哪怕是往少了說,因為戰斗耽擱他春宵一刻鐘,句芒氏都應該給他一兩萬的星石。
而他現在已經整整戰斗了一個多時辰了。
一個時辰兩小時,一個小時四刻鐘。
起碼應該給吳浩算八個鐘吧。
取個整,收費十萬星石,應該不貴吧
完全是雙十一折扣價啊
青龍不滅體,即將到手。
當然,現在最最主要的問題是,該怎么把應得的報酬給收回來
八代族長的無邊落木并非能夠瞬間使用出來的巫術,他是在木遁過來的時候就已經準備了一些時間,懸而未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