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修為地位較高的陰陽師,一般會被封為“某某院”的稱號,而當初,安井涼的父親安井信,曾請封“里院”,本意是寓意陰陽師有和里十院分庭抗禮的資本了。但沒想到,消息一傳出,整個圈子都嘩然了。有的說這個封號有跟風之嫌,也有的說這個封號可能會引起里院的不悅,有的干脆就直接說安井信太狂妄了,甚至連安倍晴明的后人都看不下去了,說要不就把“法清院”的稱號送給他算了,還更威風!
當然了,整個圈子都在看里十院的反應。
那時,陳日津才剛剛坐上里十院院長的位置,初來乍到,也不想和本土勢力把關系給鬧得那么僵。而且她也明白,安井信此舉,就是趁自己立足未聞,給自己一個下馬威,想試探一下自己到底是個什么樣的角色,會如何應對。
于是,陳日津親自提筆,寫了大大的“子君”二字,做成牌匾,贈于安井信。
日本人對華夏文化,是非常了解的。
這個“子”字和“君”字,可都是美稱啊。
所以,在贈禮當日,整個日本稍微有點兒名氣的陰陽師家族都來了。場面十分熱鬧,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盛況。
這些人前來,第一,是想來結識一下這位新任的里十院院長,多個朋友多條路,目前里十院和陰陽師的關系不好,也不算差。第二呢,也是出于一種陰陽師的自豪感。不管如何,安井信也是代表了整個日本的陰陽師。現在里十院不僅承認了他“里院”這個稱號,而且還由院長親自提筆并當面贈予美稱,的確是讓人高興的事兒。
在當時,所有的陰陽師看著陳日津為安井信贈字的那一幕,覺得特帶勁兒。
雖然大家都猜測,陳日津如此放下姿態,是因為她剛來,不敢和陰陽師公然作對,不過也覺得她這樣做也并無不妥。里院即使再強大,可里十院卻孤懸海外,本土里院有些時候的確鞭長莫及。陳日津此舉,既顯示出了里院的大度,也把事情完美地解決了下來。
記得當時在贈字的時候,安井信故意表示不知道“子君”二字的含義,說從來只聽說過君子,這“子君”可有何說法?
陳日津挺上道的,知道安井信是想自己當著所有日本陰陽師的面,為他長長臉面,也不推辭,為大家解釋起來,說這其實并不是故意反著寫“君子”二字,而是另有他意。“子”指的是子時,代表著夜晚,而“君”呢,第一是敬稱,第二呢,也是代表王者。連起來呢,指的就是夜晚的君王。
所以呢,這兩個字簡直就是為安井信君您量身訂做的啊!
大家一聽,頓時覺得文化修養提高了一大截。
尤其是安井信自己,更是十分開心,覺得臉上的面子大大的,看陳日津也越看越順眼。
這個三十多歲就被派來當院長的女人,果然不簡單啊,既然她這么給面子,那么自己總不能得寸進尺吧?
所以安井信在接下來的幾年內,一直比較消停,專心經營他的陰陽師勢力。
而陳日津也趁此機會,迅速站穩腳跟。
她智商情商都高,手段也不錯,里十院在她的任期內,吸收了不少優秀的日本人,實力壯大不少。雖然一些核心的東西,依然掌握在里院的手里,但其他的,她都傾囊相授。
于是,很多進入里十院的年輕一代,都十分地認可這個院長,也認同了里院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