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說,我先前所想的一切,所推測的一切,其實全部都是他布置好了的。
不是我分析得好,而是他想讓我這么去想!!!
他想讓我做出上訴推斷!!
而到時候,這些全都是我們里院的人自己猜測出來的,和他沒有半毛錢關系。
但那必定是一個巨大的坑!!
照著那個思路走,絕對會把他的嫌疑洗得來比雪花還白!
可是……
王曦再次對自己的判斷產生了懷疑……
證據呢?
而且,這樣下去,會陷入一個死循環。
你告訴我,你要出布,那么按理說,我該出剪刀,可是我覺得你是誘導我,其實你根本不會出布,相反,你會以為欺騙我成功了,你就會選擇出石頭。可是呢,我也想到了這點,所以,最后出布的反而是我。但是我不確定你是否和我想得一樣遠,于是最開始你告訴我的已知條件,到最后全都沒了用處。
只剩下雙方無窮無盡的猜疑。
這個例子比較好懂,小一聽明白了,而且還難得的把王曦內涵所要表達的意義,也一并聽懂了。
“那好辦啊,你就反過來想,看誰現在嫌疑最小,不就完了呀?”小一道。
王曦本想說,要是這么簡單就好辦了。
可再認真地思考了一下,反正這些都是沒有證據的事情,為什么不可以這么懷疑呢?
對方做出那么多讓人眼花繚亂的動作,不就是為了給自己洗清嫌疑么?
那誰嫌疑最小呢?
想了一圈兒,他剛剛鼓起的信心便又被擊潰了。
因為這時他才發現。
似乎結論和之前差不多。
除了徐小磊,其他的人,基本上都可以排除了。
而且排除的原因,和對方在日本所做的這些安排無關。
甚至可以這樣說,在十天前,沒有發生這些事的時候,用這個思路來想,所得到的結果,也和現在一樣。
把這點考慮進去的話,又讓人頭疼了啊。
除非……還有一種解釋……
這名內鬼根本不怕明天的審查,他有辦法能夠躲過去,或者說自己之前的推論是錯誤的。
人家并不是反復奪舍這種情況。
還有一種其他形式的特征,沒有被自己發現而已。
但是現在,這名內鬼敏銳地覺察到了里院打算做什么。
所以,他故布疑陣,制造出一種自己慌得不得了的假象。
就是要讓里院覺得,抓住了他的命門。
從他所下的指令來看,便可知一二。
他指揮邪宗,擾亂里十院。是因為里十院把聶烽捏在手里在先。
他命令邪宗攻擊楊允佶等人,是因為里七院的人來了在先。
這兩點,他都是果,里院才是因。
是因為里院先做了這兩件事,才讓他不得不出招應對。當然,也可能是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