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瑩也一樣,似乎她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現在被王曦提出來,便覺得總有哪里不對勁了。
“以前的人口,我不太記得了,但現在真的就是十萬到十五萬……呃……至少在父王起兵時,是那個數,我都還記得,追隨父王的將士,有兩千……”嬴瑩道。
代文斌默默算了一下,道:“那已經很多了,畢竟你剛才說了,遺人里面,有很多普通百姓。這個數目的軍士,其實已經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比例了。如果是一個有著十億人口的國家,那么換算過來,可就是兩千萬士兵了。這基本就是我們全世界軍隊的數量了,哦,不,還要多得多!”
嬴瑩道:“代院長,這點稍微有些不一樣。在山里,平民百姓要轉換為士兵,訓練周期很短。”
代文斌笑道:“丫頭,這短不了。像長端鐵騎那種,沒個五年八年,根本拿不出手。”
“不,跟著父王起兵的,大部分就都是那種,只是訓練了一個多月,便上了戰場。而正規的軍人,按比例算下來,其實和正常情況下,是差不多的。不然的話,生產力支持不起。代院長之前說得很對,在山里,大部分還是靠耕種來解決吃飯的問題。”嬴瑩道。
楊允佶插嘴道:“嬴瑩,你父王不會是和你皇叔鬧著玩兒吧?訓練一個多月的雜兵,就敢發動政變?”
眾人都知道,這是一句玩笑話,也沒理會。
代文斌接道:“那這樣看來,王曦剛才問的問題,就還真的不好解釋了啊。人口怎么可能一直不上去呢?丫頭,我不問你那山里到底有多大,你就隨便按照我們華夏的經驗,那方水土能養活多少人?然后,你算出這個數目后,再狠狠地除以十。”
“為什么要除個十啊?”王曦問道。
“我亂說的,我也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只是覺得,如果他們的生產力落后,那么同等面積下,肯定比不過現代農業和制造業這么養人。”代文斌道。
嬴瑩想了一會兒,道:“那差不多還是能夠養活幾百萬人吧。我也沒學過這個,也只是大概估計一下。”
這就奇怪了。
明明有條件,為何不發展?
這時,王曦問道:“師姐,在艽朝以前的歷史上,那些叛亂,你所曉得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大概是個什么樣子?”
嬴瑩道:“這個倒還記得,因為流傳很廣,還被編成了戲。最大的一次,大概發生在三百多年前,起義的大概有六千。”
“但是還是被揍趴下了,對吧?畢竟艽朝從來沒有改朝換代過。”王曦道。
嬴瑩卻道:“成功了的啊。起兵的,就是我的先祖啊,只不過還是白氏,自然不能算改朝,只能算換代而已。”
王曦一時語塞。
這樣解釋,還真的一點毛病都沒有。
“為何起兵?”王曦問道。
“這我就真的不知道真相了,戲文里說的是襄厲侯昏庸無道……先祖取而代之。”嬴瑩道。
王曦問道:“襄厲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