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全都只能自己吞下肚子,哪能逢人就講,更不要說拿來作為年號昭告天下,生怕蒼生不知道你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嗎?
“呵呵,羽兒妹妹,國師,你們都想歪了。朕只是想到了華夏的一個典故,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朕就取這兩句的開頭二字,勉勵自己,時刻牢記今日之恥辱。如何?”
這是新皇第一次用上了“朕”這個稱呼。
于是,在場的所有人,都立刻跪了下去,高呼吾皇萬歲。
本來嘛,年號這種大事,哪里這么兒戲。但這似乎是我們這位有苦帝下的第一道比較有意義的圣旨,連楊祿明都默不作聲,其他人就更不會那么沒有眼力見兒,跳出來說三道四了。
“好,就這么決定了。我……朕……聽說,你遇上了陰兵作亂,什么情況?”
王曦一聽,心道不好。
這位有苦帝開始慢慢地想要把他需要的情報了解到手,等到了最后,估計就是嬴瑩師姐殞命之時。
師姐先前一番話,估計會讓他掂量二三,自己和小一的命,雖依然不保險,可終歸算是有價值。
但師姐不一樣,師姐于他,就是一個威脅。
于是,他趕緊借用小一的嘴巴,把事情簡單地說了一下。
她一開口,有苦帝的注意力頓時到了小一身上。
他其實從一開始就沒有殺小一的心思。
長端帝在玉帛的最后中說出了自己的猜測,認為小一的身上有一些古怪,覺得這是破局的關鍵,又怎么會殺她呢?
之所以那樣問,是他不想讓更多的人把注意力放在小一這邊。
畢竟,單單說殺王曦,很是怪異。
他來到距離小一身前大約三米的地方停下了腳步,仔細打量了一番,然后道:“國師,你看呢?”
這句話其他任何人都聽不懂,都以為他是在向國師征求意見,問關于陰兵作亂怎么處理。唯獨只有楊祿明明白,有苦帝是在問自己該拿小一如何處理。
要和平,那就必須要交人,而且還是要活的。
但交出了小一,艽朝即使茍延殘喘,也就失去了翻盤的機會。
他相信父皇的眼光,玉帛上只說了三件事,這便是最后一件,一定有大道理。
“陛下……我們可以拖。”
讓里院知道,小一還活著,但就是不交人,趁此機會,抓緊時間挖掘小一身上的秘密。
當然了,這樣的話,就等同于不管長端帝的死活了。
有苦帝笑了笑,道:“拖……又能拖得了多久呢?”
這種事情,沒有個一年半載,或者說,耗費十年二十年,都是有可能的,甚至等到小一死后,追蹤其魂魄轉世,繼續研究,都依然破解不了其中的奧妙。
“看來,國師你也沒有辦法了啊……既然如此……”
有苦帝說著,從袖子里摸出了一把匕首,遞給了楊祿明。
楊祿明的臉色霎時間就變得慘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