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吃完了酒飯之后,在方師母殷切的目光里,林覺開始了建房大業。之前林覺便做過丈量,請教了一些工匠,早已畫好了簡單的布局,做好了些規劃。但畢竟是要造一座小房子,哪怕只是數丈見方的依著正房而建的小書房,所費功夫和氣力也是非同小可的。
好在早就準備今日動手,所以林覺早上來書院的時候便命焦大卸了騾車拉著騾子跟到書院中來。一下子多了一頭騾子和一個壯漢作為苦力,事情便變的容易了許多。
焦大被吩咐跟林虎一起去小竹林砍伐毛竹,用騾子拖過來。林覺則在方師母和方浣秋的幫助下開始在東廂房旁邊挖坑立柱,搭建框架。作為將來書房的使用者方敦孺,卻在酒足飯飽之后不知去向。林覺偷偷問了問,方浣秋告訴林覺,定是和薛謙一起去崖下的青石上下棋去了。林覺翻翻白眼表示無奈,大儒名士原來都是不動手不干活的,別人都是伺候他的命,包括自己這個送上門來的苦力。
小書房的進度不快,畢竟需要抵御冬天的風雪和夏天的颶風季,林覺需要做的精細些。打好了框架之后,用竹條內外兩層的釘牢,里邊還要以灰土稍稍夯實,以免墻壁太薄不耐冬寒。屋頂也是用竹子破開釘成竹椽子,上面鋪上一層油氈,再以剖開的竹瓦覆蓋。所有的一切更多的是水磨的功夫,林覺本就是個能耐得住性子的人,一邊干活一邊跟方師母方浣秋母女談談笑笑,氣氛倒也溫馨安逸。
半日時間遠遠不夠,次日林覺一早便來,滿滿當當的忙活了一天時間,到傍晚時分,終于一座依著正房而建的小小的竹書房正式完工。雖然方敦孺沒有動一下手,但小屋建成之后,他倒是喜不自禁,贊不絕口。在方師母收拾整理的時候,方敦孺揮筆潑墨寫下了一副字,裝裱之后掛在了門楣上,名曰濟世齋。
林覺看著這三個字,心想方敦孺還是心中不忿,雖遠離朝堂躲在書院當山長,但這濟世二字卻暴露了他內心的想法。他其實還是想干一番事情的。只是林覺知道,在此后的十二年的時間里,方敦孺都沒有機會出山,一直在這里住著。自己上一世被殺時,方敦孺已經六十三歲,都已經老得須發皆白了。他這個濟世的愿望怕是永遠也完成不了了。
完成了這個大工程,方師母別提多高興了。從當初第一次見到林覺和到現在見到林覺,方師母的態度已經三百六十度的大拐彎,對林覺關愛有加,親如母子一般。林覺在剖竹子時手上劃了一道小口子,方師母比誰都心疼,大驚小怪的拿著布條幫林覺裹了一層又一層,之后又不斷的嘮叨著要小心。
方浣秋在旁嘲笑林覺道“看來我娘把你看得比我都重要了,我剛才也碰了腿,青了一塊,也沒見她這么心疼。”
林覺哈哈大笑道“什么叫人緣,這就要人緣。我這個人就是招人喜歡,這也是沒法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