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創作者的創作之路是有跡可循的,在哪個過程受誰影響進行轉變,聽歌偏愛哪類音樂風格,都是能夠抿出來的。
但韓覺的音樂發展之路從來是個迷。韓覺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制作,沒有崇拜的歌手音樂人,也沒有影響其風格形成的大師。
韓覺創作的作品類型不一,涉獵眾多,卻鮮少能看到其他人的影子,或者干脆看不到。他就仿佛憑空跳出華夏音樂史,從而進行音樂創作。這讓諸多內行人士感到驚奇,也讓一些想給他扣上抄襲帽子的小人無功而返。
韓覺坦言他確實很少聽別人的歌,聽歌量少得可憐,而他所謂的創作,“其實只是把腦袋里的旋律記錄下來罷了”,韓覺面帶慚愧地說完這句話之后,似乎又從腦袋里抓住了一段旋律,他愣了一下,立馬站起來跑進制作室,將靈感寫下來。又是一首質量不俗的新歌。
韓覺的新家面積不大,卻有一間專門用于制作音樂的制作室,里面除了從高檔公寓帶過來的音樂設備以外,他還添置了其他更專業價格也更貴的設備。
“這里本來是個漫畫室。”第一次參觀韓覺新家的時候,他是這么介紹制作室的。而我從音樂設備上放置的幾個卡通手辦看出,韓覺說的是實話。
韓覺復出做音樂很明確是為了錢,錢賺夠就收手,然后看很多的和漫畫。但是等到錢真正賺夠可以收手的時候,他又猶豫了。他說他喜歡上了用音樂表達自己的感覺。
“訴諸筆端的表達,往往更嚴肅、更形而上,但是它也給了人們更多的機會去偽飾。音樂就不一樣。”
那些音樂設備他最后還是沒有舍得扔。
搬家的時候,他一直猶豫著,我干等著著實無聊,于是拿過他的樂器胡亂彈了幾下,我看到他目光直直地盯著我業余的指法,欲言又止。我干脆請他彈一首,他沒有拒絕。在亂糟糟的客廳中間,他輕車熟路地把設備架好,連上電源,信手拈來了一首新曲子,彈完之后馬上拿筆寫下來。
我提醒了他,他停下記錄看看我,又看看手頭的紙筆。他發現了音樂里有金錢以外的東西。
韓覺能夠以低價搬到新家的條件之一,就是要給他的房東寫一首電影主題曲。
老賈是他的房東,是個美利堅人。那時老賈正招賢納士,召集人手野心勃勃地想在華夏拍一部英語電影,只有能夠幫助他的人才能以極低的價格住到他的房子里。我把會寫英文歌的韓覺推薦給老賈,老賈認得韓覺,倆人一拍即合。
韓覺自學英語三四年,英文創作已經無礙,他在紐約街酒吧演出的兩首英文歌,傳回美利堅之后立刻引起了轟動。這正是打動老賈的關鍵。
韓覺的新家和舊家區別很大,他像是真的在腦海里構思了很久,已經有一個完整的效果圖。在添置家具內飾的時候,韓覺幾乎不需要斟酌。出去逛一圈,一個下午的時間就敲定的大大小小各種東西。而他也像是真的很渴望退休生活,走進新家,完全看不出來這里住著一個明星。
當時已經離開了金沙,孤零零的一個人,沒什么圈內朋友,沒什么資源,也沒經紀人和助理陪同出行,明星光環日漸消退。半個月錄一次身上僅有的我們戀愛吧,其余時間在新家附近找餐廳,看電影,逛書店,完全就像個普通人。當時我一度以為他真的退休了。
然而普通人的日子沒能體會多久,工作很快找上門來。這次的工作,也比較罕見。
iaasr美利堅版本的歌手的導演和監制聽到了韓覺轟動美利堅的兩首英文歌之后,當機立斷,不遠千里來到華夏,輾轉打聽到韓覺的行蹤,誠意滿滿地邀請韓覺去美利堅參加比賽。
韓覺見了對方之后覺得有趣,于是同意,因為可以唱歌,而且“據說那里的音響設備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