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韓覺第二首歌快唱完的時候,換好服裝、打理好造型的顧凡四人,已在后臺等待著重返舞臺。
聽著觀眾的歡呼聲,金璨和向祖也不再糾結觀眾這樣會不會把體力都消耗一空。
他們仔細聽著韓覺的演唱。
韓覺唱功上的進步,他們早就見怪不怪了,比起唱功,他們更感慨韓覺的著兩首歌。
即便是再無感韓覺的他們,也不得不承認無論是最佳損友還是明星共同渡過,都結結實實地擊中了他們的心。
雖然最佳損友不是唱給他們的,是唱給顧凡的。但聽著歌,他們同樣能產生共鳴,也同樣能聽出韓覺對老友陌路的唏噓。這讓他們感覺到,韓覺當真和過去不同,開始有人情味了。
明星就更讓他們有感觸了。在藝人這個行當,他們還是偶像藝人,商品屬性大過一切,偶像更新換代的速度十分迅猛,他們也害怕明星黯淡,被人遺忘。共同渡過則讓他們想起了出道后最黑暗的第一年,他們和粉絲們共同在風雨中硬熬的回憶。
他們嘴上不說,心里還是很感慨韓覺現如今的創作能力的。
向祖記得清楚。在他們還是練習生的時候,公司里有簽約作詞家作曲家來專門授課,教創作。當時韓覺的成績已經不能用最差來形容了,因為他總是逃課,拒不配合。寫自己要比寫別人容易,表達感受要比表達觀點容易,因此新手課程第一課,就是要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韓覺亂涂亂畫抄了邊上人的一篇詞之后,第二天就開始逃課。韓覺拒絕讓任何人了解他內心的想法和感受。
而現在,聽著韓覺作品里的旋律和歌詞,那些不知用言語如何表達的混沌情感,一點點牽引了出來
。
好的創作者就是有這種能力,把人們生活中熟視無睹的事情解構,揉捏成作品,當觀眾看到作品的那一刻,心中欲說而無門的情緒頓時找到出口,曾經的記憶被喚醒,產生共鳴。
人一旦和作品共情,找到自己的影子了,就很難不喜歡。
只不過喜歡作品歸喜歡,對韓覺的能力佩服歸佩服,事前說好不同臺出場就一定不能同臺。
不然被韓覺當成了和解之意怎么辦那可不行。
他們沒打算原諒韓覺,反正韓覺說他也不需要被原諒。
因此,當顧凡指了指置于后臺通道,用于觀看頭頂舞臺情況的屏幕,問隊友,“要不要早些上臺去和韓覺說說話”的時候,三個人分別猶豫了兩秒、三秒和五秒,最后都搖了搖頭。
顧凡也不強求,回過頭,繼續臉上帶笑地看著屏幕中的韓覺。
在共同渡過最后十幾秒蕩氣回腸的伴奏樂里,韓覺滿臉認真,朝著舞臺四個方向的觀眾席,各鞠了一躬。
當最后一個音符停歇之后,韓覺知道自己的任務就算是圓滿完成了。無論是作為演唱會中場嘉賓的任務,還是代替前身給老粉們一個交代的任務,都完成了。
謝過樂隊的老師們,韓覺摘下耳返,閑適地在舞臺上行走,打算和觀眾聊聊天說說話,給顧凡多爭取幾分鐘的休息時間。
韓覺走到會長這邊,在她們前面的舞臺邊緣蹲下,笑著問她們
“剛才的歌好不好聽”
“好聽”
“演唱會看得開不開心”
“開心”
韓覺笑著跟會長和胡霏擊掌握手。
然后那一塊區域的觀眾就瘋了一樣的伸出手來,大喊著韓覺的名字,要碰韓覺。
場面很喪尸電影。
這其中,喊得最響的不是小夏,而是一個男人。
“韓覺韓覺韓覺”
聲音一聲比一聲響,充滿了憤怒,眼睛通紅地盯著韓覺,拼命擠開擋在前面的人。不是資深黑粉,就是催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