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就開始鼓掌。
姜綺走了出來,她拿著話筒,講
“剛才我跟上半季的幾個唱作人聊天,聊到專輯。
他們都做過專輯,從一百多首滿意的歌里挑十幾二十首,湊成一張。而來這里比賽呢,則是從那十幾二十首歌里,挑出七首八首。
我沒有做過專輯,也沒有像這樣比過賽,我為自己準備的小樣只有七首,都沒想過會全部用上。因為突圍賽勝出的緣故,我比大家多唱了一首,那首是我的最后一首,因為我沒想過會走到這一步。
今天這首歌,其實原本是不存在的。
突圍賽之后開始準備總決賽的歌,我寫了很久都寫不出滿意的作品,有時候我甚至想過干脆不寫了,退賽。
后來我給韓老師打電話,當時是凌晨四點,我沒想到這個點他還會接,我把苦悶一股腦倒給了他,他安靜聽完,跟我說
有的人天生就適合干這一行,而有的人是到了一定的階段才會顯露才華。知道為什么會有第二種人嗎,是因為他們沒有在寫不下去的時候放棄。別人睡覺的時候,他們寫,別人玩的時候,他們寫,不停地寫,不停地改。每一次不滿意的修改,都是在征服自己的品位。一個人的永遠低于這個人的,有的人會以此為理由,放棄創作,有的人則視之為動力,邁向偉大。我現在就走在叫作偉大的這條路上,你快跟上來。
我當時聽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我不能停在這里,我要跟上他才行。
”
姜綺話一講完,觀眾哄然鼓掌。
到現在,姜綺雖然是個偶像藝人,但樂迷們已經不將她視作一個純粹的偶像藝人然后輕視她了。
姜綺從第一期開始,就完美展示了粉對了偶像,會對一個人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唱作人還在播上半季的時候,姜綺接二連三地保住中位區位置,網上有人感嘆,當然也有人陰謀論背后有什么不可見人的交易。姜綺不畏流言,不辯解,只用作品說話。因為韓覺就是這樣做的。
粉絲和公司里的人都說姜綺超越了無數職業的音樂創作人,是個天才,然而姜綺面對這些話,始終保持清醒,不讓自己迷失在周圍的人編織的美好世界里。因為韓覺曾這樣勸阻過年輕的偶像藝人。
翁遙以前因為姜綺看不懂韓覺在看的書,暗嘲過姜綺和韓覺不是一路人,但現在再看,翁遙不這么覺得了。
偶像的作用,真有這么大嗎
翁遙恍惚想到
翁遙的偶像是她的堂姐,她在想,她的堂姐又給她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她知道了怎么讓一個男人迅速對她產生好感。
她知道了怎么從字里行間聽出說話人背后的真實意圖。
她知道了怎么滴水不漏地說話和做事,知道了怎么在晚會或晚宴推銷自己,知道了怎么發現一個人的弱點,知道了作為一個明星怎么利用人氣做生意,知道了怎么讓錢生錢,知道了如何保護自己
翁遙突然有一種想吐的感覺。
她以前,明明知道民謠圈出了哪個實力不錯的新人,知道哪個出版社的封面設計最好,排版最用心,知道什么月份的花在哪開得最好看但現在,這些她都不知道了。
當翁遙回過神的時候,姜綺已經演唱完畢了。
翁遙立馬掛起笑容,用力鼓掌,并回憶著剛才攝像機掃過她們的時候,有沒有把她發呆的樣子拍進去。
接下來的比賽,和你來我往地派歌手出場。
歌都是極好聽的歌,然而翁遙的心思根本不在這里。
她腦袋里有時想著姜綺,有時想著自己,有時想到韓覺,有時又想到堂姐。
不知什么時候,就到了最后一輪。
這一輪韓覺要出場了。
聽隊友的討論,翁遙知道了比分是二比一。
贏了一場,輸了兩場。
唯一一次勝出,出乎意料的竟是姜綺那場。
隊友甲“王璐和許桉都是惜敗,票數沒差太多,如果這場韓覺贏下來的話,最后比總票數,也不是贏不了”
隊友乙“韓老師出場,能贏”
隊友丙“韓老師肯定能贏的韓老師加油”
隊友丁“你瘋了韓覺最后一個出來,先出來的不是他”
在韓覺之前一個出來的,是唱片時代的巔峰,到了數字時代,挪挪步子,依然是巔峰。給很多歌手寫過金曲,自己也唱過不少金曲,但他已很久很久沒有出現在綜藝節目里了,這次出山,只是因為“想找個地方唱一下”。
韓覺對上這個老妖,是本期,也是本季唱作人最大的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