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不再叫了。
電梯里的人從始至終都沒人說話,發呆的還在發呆,吃早餐的在吃早餐,看手機的依然在看手機。
鍍了銅印有金沙藝術字體的金屬電梯門緩緩合上,把里面的人往上運。
透過反射,張近山在門上看到了外形被扭曲了的自己。
矮矮的,肥肥的,一身失敗者的暮氣。
張近山理了理頭發,又撫了撫肚子上的肉,嘟囔了一聲“真老啊。”
今年四十歲的他,仿佛看到了六十歲的自己。
張近山是金沙成立之初就已經在的元老級員工,幾年下來,為金沙培養出幾個賺大錢明星,貢獻很大,能力也很強。從經紀人轉管理層之后,更是順風順水,從主管到部門副經理,再到部門經理,意氣風發,升職速度極快。以章耀輝為模板的他,下一步準備爭取去分公司統領大局,培養自己的勢力,拉攏高層關系,為進入公司上層做準備。
然而金沙不是艾都。
金沙從誕生之初就流淌著資本的血統,崛起的過程又是走捷徑得來的,內部浮躁得很,派系林立,十分復雜。上層不斷知人善任安插黨羽,依照員工忠誠度提拔員工任人唯親,親切地成就員工夢想扶持勢力。
張近山一路升遷,自然也是站過隊的。
韓覺離開金沙后,基因突變式地大放光彩,輿論對金沙很不友好,仿佛他們成為傻子,五年下來一點都沒發現韓覺的才華。金沙層層追責,追到了張近山的頭上。張近山靠穩扎穩打的成績走上來的,暫時沒有傷筋動骨。但被敵對派系抓住這點,終歸是影響到了一時的風評,當時一個近乎囊中之物的升遷機會就從張近山的嘴邊溜走了。
真正讓張近山斷了升遷之路的,是后來韓覺被曝光要拍電影,張近山隨之而動的捧殺計劃。
韓覺出道的那一年,大量的關注涌向他,但他實力和心性配不上人氣,捧得越高人越危險,一個不慎,一跌就直接跌死,這叫捧殺。近距離看著韓覺一點點墜落的張近山,對捧殺并不陌生。
但張近山沒想到的是,假如對方拿出的實力完全經得起之前那些關注和贊美,那就不是捧殺了,叫資敵。或許他是想到了的,但打從心里不相信。因為當初韓覺慘敗的第一次出演電影,就是張近山給韓覺安排的。張近山清楚韓覺當初在片場的所有表現,所以他覺得計劃不會失敗。
但事實就是,張近山的計劃失敗,捧殺變成了資敵。
張近山暗中發力,給時空戀旅人引來了大量的關注。然而電影一首映,一片盛贊,再一上映,口碑和票房雙收,金沙又一次被拎出來群嘲。韓覺在專訪里講,他在消沉的幾年里學習音樂制作,也自學了電影拍攝。
金沙高層這回是真生氣了。張近山被打發到了練習生部門,當一個主管。
“張主管。”
“主管。”
張近山走進三樓的辦公室,職員偶爾有幾個肯和他打招呼問好,其他的各干各的,該干嘛還是干嘛。職員的年紀大多比張近山年長,零星有幾個比他年輕,卻也年輕不了多少歲。
張近山回應著跟那些跟他打了招呼的,坐到位置上。他的辦公桌擺放在辦公室的最前方,面對著下屬,能直接看到大家在干什么。
他們有的人在聽歌,有的人在睡覺。有的人位置還是空的,對外說是去尋找好的明星苗子,但實際上是一些高管的關系戶,只領工資不上班,這種專吃空餉的人大概有近二十個。
這樣的風景,張近山已經看了快半年了。他什么也管不了,也什么都不想管。更沒有抱著培養出一個天才,然后殺回決策層的念頭那是電視里的情節。
張近山是來養老的。
哪怕他才四十歲。
金沙念在張近山對公司的初期貢獻,雖然把他放到了這里,但薪酬不變,等于是讓張近山提前養老了。
以張近山的能力,也不是沒有獵頭找上來過,但都是些前途未卜的小公司。張近山背負著房貸、保險、孩子的學費、老人的養老院費用不敢輕易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