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謎蹤在柏林電影節上引發的熱議,被一篇篇影評和一條條推薦帶到了全世界。
桌面電影這個名詞,再一次進入大家的視線。
電影理論界的學者們再一次吵得不可開交,電影愛好者們再一次心癢癢地想要一探究竟。
首映之后,韓覺跟著孫賢一起受邀參加了導演圓桌會,接受采訪,接受影迷的交流互動,談論了很多很多。
比如作為桌面電影的開創者,聊電影介質介入敘事之后,從而產生的影響。聊桌面電影的氣質降格,它到底是不是電影。
身為野路子出身的跨界導演,韓覺展示出了專業素養,不僅理論十分扎實,自身的文化程度和思想深度,也都毫不露怯。
“無論暗網也好,網絡謎蹤也好,我并沒有批判科技的善惡屬性。在我的故事里,真正讓人害怕或者驚恐的,從始至終都是人性。科技是中立的,它沒有好壞。在暗網里,科技可以捕獵,但是在網絡謎蹤里,科技可以追尋失蹤的女兒。
科技的發展已經不能用好壞來概括來,它無論是好是壞,它的進步都會帶來人類社會性的改變。
想想看吧,現在的手機讓世界上任何地點的兩個人能夠自由聯系彼此,但它也讓人們二十四小時處于隨時工作的狀態。
汽車是為了讓人們自由去到任何一個地方而不斷進化,但現在呢,因為一個地方不方便停車,所以人們會下意識排除掉這個目的。在四下無人絕對安全的街道,不管你有多著急,就算方圓一百米只有你一個人,你依然得乖乖等紅燈變綠。
科技究竟是解放了人類的自由,還是束縛了人類的自由
明年上半年,我的新作品將正式開機。是一部電視劇,大概上就是講科技發展對人們生活帶來各種影響的故事”
攜著熱度,祥云適時地站了出來,宣布對韓覺的新作品負責。
祥云以四億華夏幣簽下韓覺新作的消息被兩方官宣之后,業內外驚倒一片。于是柏林電影節最后的幾天,記者們向韓覺提問的時候,為了搞出大新聞,問的問題多少帶點刺或帶個坑。畢竟這個消息太讓人震驚了,因為電影導演轉戰電視劇領域的例子不少,韓覺的兼職不算稀奇,但驚就驚在韓覺的薪資,在初出茅廬沒有什么過人履歷的情況下,一步跨到了頂級。
令人更震驚的是,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韓覺竟然以溫柔的語氣,給予了回答。
“之前古煜說過,別管是商業片演員,還是文藝片演員,又或者網劇演員,小品演員,演員的職責就是演好自己接到的角色。這對導演來說也是一樣的,不管是拍廣告,拍音樂短片,拍電影,還是拍電視劇,我的職責就是拿到劇本,然后把它們拍好。”
“不不不真不是因為錢多。主要是有些故事,有它最佳的呈現方式。我腦袋里的那幾個故事,它們適合拍成電視劇,不適合拍成電影。祥云肯給我最大的自主權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所以我選了跟他們合作。”
記者們面面相覷,簡直汗毛都要豎起來了。
這很反常。
因為韓覺對娛樂記者的不友好是聞名的,兩方幾乎就像是貓和老鼠,彼此是世仇。
但現在,韓覺竟然面帶微笑地說了那么多話太反常了
記者們吃不準韓覺的套路,怕里面有些什么在等著他們,于是一下子都不太敢問問題了。試探性地問了幾個,被韓覺溫和地回答之后,大家興奮起來,以為這是韓覺心虛的表現,然后不客氣起來。
直到某位接連挑釁韓覺的記者被韓覺予以韓式嘲諷之后,大家看著熟悉的場面,才熱血冷卻,恍然大悟韓覺還是那個韓覺,只不過他心情很好的情況下,每個記者都有一次“問蠢問題”而不被罵的機會。
韓覺心情為什么會一反常態的那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