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張子商幾個人就有些迷茫了。
張子商他們實在搞不明白。打開手機看了看微特,發現話題廣場里同樣有不少人也在問章依曼是去干嘛的。
有人說章依曼是來給林芩捧場加油的,有的說她是被節目組請來吸引流量的,還有說她或許后面還有個人表演啊什么的,有的說她是來打廣告的。
沒人能給出答案。
難不成只是捧場的觀眾張子商想。
然而,像是聽到了張子商他們的疑惑,電視里的主持人,突然裝模作樣地捂著耳機在聽著什么,連連點頭。幾秒之后,主持人面對鏡頭,也對著現場的觀眾,說
“音樂會還沒有結束。”
畫面一黑,又開始閃回。
這次閃到的地方,張子商他們并不感到陌生。
正是林芩在東京時候的工作室。
林芩在拉著小提琴,而韓覺坐在她身旁,仰頭盯著林芩,一眨不眨。
這樣的畫面,所有觀眾之前都沒看到過。
顯然,現在正在播放的,是正片里不曾播出的內容。
“什么情況,難不成是官宣”黃海很是激動。
張子商明知事不可能,但看著視頻里用音樂對話的兩個人,他也不知道為什么猶豫了。
“我知道了。”韓覺這么說著,就在電腦屏幕前拉開了鍵盤。林芩放下小提琴,在韓覺身旁幫他操作軟件。兩個人挨得很近。
還好時間并不久。
林芩幫韓覺弄好軟件之后,就退到了一旁,拿著攝像機拍起了帶著耳機正在彈奏的韓覺。
在正片里的時候,這里是無聲的。
而到了現在不同于正片的是,隨著韓覺的彈奏創作,琴聲就斷斷續續地出現了。
一開始出現的琴聲大家很熟,就是音樂會第一首表演的那首曲子的旋律。
然而韓覺繼續彈著曲子,曲子變得越來越不同于開始的旋律,越來越古典。
而林芩手里拿著的攝像機鏡頭,也越來越靠近韓覺。
再接著,琴聲音量減弱,觀眾們清晰聽到了韓覺嘴里小聲輕哼著
最美的時光聽搖滾樂,你的臉輕輕貼著我心臟,不慌不忙
“來了來了”張子商激動地指著電視,讓隊友們趕緊看,“師父創作音樂的時候就是這樣的”
吳克黎他們自然是嘖嘖稱奇。
流行音樂的創作方式,常見的有三種先詞后曲,或者先曲后詞,最后一種是詞曲同出。
如果不是靈感乍現的時候,很多兼具作詞和作曲能力的音樂人,都是按照前兩種要么設立主題之后,拿起樂器彈著彈著想句子,然后詞曲銜接,相互支撐。要么完成和弦結構之后,再捕捉歌詞,然后修整旋律。
而張子商的印象里。韓覺的創作從來都是詞曲同出,主題明確,結構清晰,完成度高的驚人。
用林芩的話來講,就“不是正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