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一個人的時候聽,絕對不傳出去。”闌海一臉哀求。
面對中年男子的撒嬌,關溢無動于衷。
闌海是真的舍不得刪,只拖延時間“我等會兒會問韓覺的,他讓我刪我就刪。”
關溢想了想,最終點了點頭。雖然他點頭表示一會兒再說,但唯恐闌海趁機備份或者發給其他的什么人,就一直坐在了闌海的邊上。
闌海只能忍受身旁不可忽視的存在感和壓力,繼續貪婪地聽韓覺唱歌。
幾首過后,韓覺放下吉他,問大家“還想聽什么”
孩子們爭先點歌,場面一片嘈雜,最后不知誰喊了一聲“橄欖樹”,然后大家的意見忽得統一,都說要聽橄欖樹。
闌海拿出工作手機,上網搜了搜橄欖樹,上面的資料講橄欖樹是生長能力很強的長壽樹種,地中海地區賦予了橄欖樹很多意義,是那邊的“圣樹”,“生命之樹”,“和平健康之樹”、“萬樹之王”闌海想了想,發現自己聽過的那么多首歌里,幾乎沒怎么聽到以橄欖樹為意象的作品,不知道韓覺打算怎么唱。
前方韓覺抬手示意安靜,答應了孩子們的請求,再次拿起吉他。
吉他輕輕柔柔地響了一會兒,韓覺便悠悠地開口唱道
不要問我從哪里來,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么流浪,流浪遠方,流浪
琴弦就著幾個音符反復奏響,似乎飄蕩在天地里的回音。
闌海稍稍一品,就聽出這是多利亞調式,也就是教會調式,一種宗教般的神性油然而生,直擊心靈深處。
韓覺的唱功在這里并不用力,他只是悠悠地唱,然而情緒竟也自然而然的十分飽滿。
闌海的心神隨著音符和歌聲起起落落,飄零于旋律加歌詞所描繪出來的畫面一棵樹干扭曲,掙扎著向上生長的橄欖樹,正孤零零地盤踞在龜裂的大地上。天地廣闊,卻受困于此無處可去。
闌海想到這里突然一頓,訝于這樣抒發鄉愁探索人生的歌詞,讓這些無處為家的孩子們聽去,會不會過于沉重他仔細看了看周圍一圈默然的孩子們,他們年紀尚幼,并不能從字句間理解這首歌里對根的哀愁,和對自我認知的迷茫。但音樂的本質是聲音,孩子們聽著音樂,聽著歌聲,臉上便不自覺受到了感染,表情開始哀痛或者惶然。
好在韓覺唱這首歌的目的不是為了使孩子們心頭發堵,要不然他也不會唱這首歌。
闌海正擔心著,就聽到了下一段。
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
為了山間輕流的小溪
為了寬闊的草原
流浪遠方,流浪
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橄欖樹